1.简答题- (共4题)
1.
上世纪50年代初,在辽宁省普兰店泡子屯附近的泥炭层中发现了“沉睡”了大约1000多年的老莲子,经人工处理、种植,在第三年开出了粉红的荷花。请你思考回答:
(1)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千年莲子不能萌发吗?下列几种可能原因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莲子果皮坚硬,几乎不透水②泥炭层含氧极少,缺少水分
③当地气温低④当地阳光不充分
⑤当地的土壤肥力不足
(2)荷花莲子属于双子植物的种子,下列属于该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
(1)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千年莲子不能萌发吗?下列几种可能原因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莲子果皮坚硬,几乎不透水②泥炭层含氧极少,缺少水分
③当地气温低④当地阳光不充分
⑤当地的土壤肥力不足
(2)荷花莲子属于双子植物的种子,下列属于该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
A.玉米 | B.油菜 | C.小麦 | D.水稻 |
2.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下右图(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的实验方案进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如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足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黃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3)对照右图实验,你认为左图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


(1)如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足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黃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
(3)对照右图实验,你认为左图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
3.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入下表:
现有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50g,若将其升温至60°C,还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饱和?若降温至10℃,可得饱和溶液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
温度/℃ | 10 | 20 | 60 |
溶解度/g | 21 | 31.6 | 110 |
现有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50g,若将其升温至60°C,还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饱和?若降温至10℃,可得饱和溶液多少克?________________
4.
科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如图所示。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
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b所示)与图a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欲使图b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口罩住白磷(如图c所示),结果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
(综合应用)
(3)某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髙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氯气。
①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回忆)
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b所示)与图a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欲使图b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口罩住白磷(如图c所示),结果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
(综合应用)
(3)某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髙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氯气。
①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7.
以下关于植物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
B.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的子叶中榨出来的 |
C.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土壤 |
D.蕨类植物和松树一样,是有性生殖使它们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
8.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
9.
蚊川书院校内河面上铺设了生态浮床(如图),种植水生美人蕉、铜钱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 )


A.种群 | B.植物群落 | C.生态系统 | D.生物圈 |
11.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 |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
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
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般情况下,一个卵细胞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精子 |
B.一个因病被摘除子宫的妇女,将表现出不再具有生殖能力,不再产生卵子 |
C.在受精作用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质相融合 |
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
13.
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
B.“雾气”是小冰晶 |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
14.
一定温度下,向图中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15.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 )
A.燃放鞭炮 | B.海水晒盐 | C.绿色植物的花粉 | D.工厂排放烟尘 |
16.
实验室里,用质量分数为20%的浓盐水配制50克含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
①酒精灯 ②天平 ③烧杯 ④量筒 ⑤胶头滴管 ⑥玻璃棒
①酒精灯 ②天平 ③烧杯 ④量筒 ⑤胶头滴管 ⑥玻璃棒
A.②⑥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⑤ |
17.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 |
19.
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
20.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1.
下列实验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能和很多金属、非金属单质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 |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
22.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


A.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
B.在第5.5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C.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80℃ |
D.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
23.
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蓝光照到红色的玫瑰花上,玫瑰花呈现品红色;④霓和虹出现的内因是太阳光是复合光。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 B.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 D.①②③④都正确 |
24.
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
B.物体顺时针转动时,像也顺时针转动 |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大 |
D.在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
3.填空题- (共6题)
25.
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动物右边格中相应的√表示被此动物捕食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2)蛇和鹰的关系是 。
(3)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 植物 | 食植昆虫 | 食虫昆虫 | 蛙 | 鼠 | 蛇 | 鹰 |
食植昆虫 | √ | | | | | | |
食虫昆虫 | | √ | | | | | |
蛙 | | √ | √ | | | | |
鼠 | √ | | | | | | |
蛇 | | | | √ | √ | | |
鹰 | | | | | √ | √ | |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2)蛇和鹰的关系是 。
(3)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26.
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

(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和性腺是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其主要功能是产生_______________和雌性激素。
(2)精子与成熟的卵细胞的结合一般是在____________。(填序号)。如果女性在此处施行结扎手术,就可以达到节育目的。
(3)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中进行的。

(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和性腺是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其主要功能是产生_______________和雌性激素。
(2)精子与成熟的卵细胞的结合一般是在____________。(填序号)。如果女性在此处施行结扎手术,就可以达到节育目的。
(3)胚胎的发育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中进行的。
27.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大体如下图:

上图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该过程中发生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再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_______纯水(填“是”或“不是”)
(2)上图是电解水装置,实验时会发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这一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①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②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大体如下图:


上图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活性炭起________作用,该过程中发生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再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_______纯水(填“是”或“不是”)
(2)上图是电解水装置,实验时会发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这一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①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A.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 |
28.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小婧纠正了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她应_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4)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小婧纠正了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她应_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4)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9.
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
(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
(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