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处理汽车排放的某种有毒气体的微观模型。请回答:

(1)用模型表示方框中的微粒_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

(1)用模型表示方框中的微粒_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题)
2.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 )

①盐酸和石灰石 ②稀硫酸和锌 ③水和固体氢氧化钠 ④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①盐酸和石灰石 ②稀硫酸和锌 ③水和固体氢氧化钠 ④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3.填空题- (共10题)
3.
氢氧化钾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①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②氢氧化钾极易溶解于水;③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④氢氧化钾和氯化铁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铁。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填序号)
(2)氢氧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________。
①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②氢氧化钾极易溶解于水;③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④氢氧化钾和氯化铁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铁。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填序号)
(2)氢氧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________。
4.
小明取一包某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查阅资料发现其成分除铁粉外,含有碳粉、Na2CO3、Fe2O3等。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2)滤液中pH=9说明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

(1)过滤操作中除了需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2)滤液中pH=9说明脱氧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
5.
2019年是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某拓展小组模仿门捷列夫用扑克牌寻找元素规律的方法,对部分元素进行排列,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规律,图中钠元素扑克牌应放入的位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拓展小组用同样方法将18种元素全部排入相应的位置,从表中选出几种元素组成了一种能和氯化钙反应的盐。请写出这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根据规律,图中钠元素扑克牌应放入的位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拓展小组用同样方法将18种元素全部排入相应的位置,从表中选出几种元素组成了一种能和氯化钙反应的盐。请写出这种盐的化学式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
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 d.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2mL时,溶液显________色。
(3)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2mL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烧杯中溶液的pH | 12.9 | 12.7 | 12.5 | 12.3 | 11.9 | 7.0 | 2.1 | 1.9 |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2mL时,溶液显________色。
(3)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2mL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9.
橘子罐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去除橘络(橘瓣表面白色网状结构)
(1)橘络营养丰富但是含有味苦的芦丁。芦丁(C27H30O16)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用氢氧化钠去除橘络时,要添加盐酸来控制过程中的碱性程度,以确保食品安全,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原理:________。
(3)要测定去除橘络过程中的碱性程度,可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填数字)。
①无色酚酞试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1)橘络营养丰富但是含有味苦的芦丁。芦丁(C27H30O16)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用氢氧化钠去除橘络时,要添加盐酸来控制过程中的碱性程度,以确保食品安全,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原理:________。
(3)要测定去除橘络过程中的碱性程度,可用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填数字)。
①无色酚酞试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10.
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汁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由图可知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的。图中________(填字母)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11.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现有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
(1)出现冒气泡的是________(填“AB”或“BC”)段。
(2)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多少克? ________
(3)当滴入盐酸滴加至图中C点时,该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计算C点时烧杯中(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保留到0.1%)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
(1)出现冒气泡的是________(填“AB”或“BC”)段。
(2)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多少克? ________
(3)当滴入盐酸滴加至图中C点时,该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填写化学式)
(4)计算C点时烧杯中(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保留到0.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