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58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1

1.简答题(共1题)

1.
观察如图桃花的结构,同答一下列问题:

(1)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③雄蕊和⑧
(2)花开放后,雄蕊中的花粉就散发出来,落在④ 上,这一过程称为

2.选择题(共18题)

2.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形成的部位在( )
A.瞳孔B.视网膜C.晶状体D.大脑
3.
耳是重要感觉器官,下列有关人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B.耳廓可以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
C.声波带动鼓膜振动后直接传导到耳蜗
D.遇到巨大声响张开嘴可平衡鼓膜内外空气压力
4.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细菌.下列结构中,幽门螺杆菌不具有的是( )
A.细胞核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膜
5.
温州茶山镇的“丁岙杨梅”果大味甜,为使当地周边的一些果实品质差,但根茎良好的杨梅植株具有“丁岙杨梅”的优良性状,可采用最佳的繁殖方式是(    )
A.嫁接B.种子繁殖C.扦插D.压条
6.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卵生动物的卵细胞更大,如鸡、鸭、鹅蛋,卵细胞大主要意义是( )
A.可以吸收更多外界热量B.空间大,有利于胚胎发育
C.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D.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
7.
目前医学上培育“三亲试管婴儿”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三亲婴儿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来自父亲与母亲
B.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于母亲的卵细胞
C.受精场所在输卵管
D.培育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8.
下图是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拟南芥”幼苗照片,带两片子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拟南芥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一定会萌发
B.拟南芥种子萌发时胚芽最先发育
C.拟南芥种子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
D.拟南芥种子萌发初期营养来自于土壤中的有机物
9.
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描述正确的是( )
A.一般男孩比女孩早1~2年发育B.男女第一性征开始出现
C.生殖器官逐步发育和成熟D.身高和体重停止增长
10.
如图表示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幼虫期为c时期B.其发育过程为a-b-c-d
C.其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d时期D.其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别很大
11.
(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
12.
以下光学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阳光沿凸透镜形成光斑
C.水中倒影
D.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13.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同学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凸透镜成像B.镜面反射C.光折射规律D.光反射定律
14.
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B.C.D.
15.
在科学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湖面倒影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摄像头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6.
小明两次拨动琴弦演奏同一个音,第一次轻轻拨动,波形如图所示,第二次用力拨动,波形应为(    )
A.B.C.D.
17.
如图为考生信息识别的条形码(样码)。当扫描器上照射它时,黑色条纹将( )
A.吸收所有的光B.反射黑色的光C.透过所有的光D.反射所有的光
18.
小明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从足够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并最终紧贴的过程中,眼睛通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②③D.③①②
19.
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的传播速度是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介质
空气(15℃)
空气(25℃)
煤油(25℃)
软木


声速m/s
340
346
1324
500
3750
5200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3.填空题(共8题)

20.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乒乓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21.
瓜子是人们常吃的零食。图中甲部分能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籽,则葵花籽属于_______(填一植物结构);乙能发育成一粒南瓜子,则乙属于___________(填一植物结构)。
22.
从细胞到呱呱坠地的婴儿,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和感动。

(1)人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图中模型表示的是母体与胚胎间的物质交换,其中各字母表示的物质合理的有_______。
A.氧气B.母乳
C.营养物质D.二氧化碳
23.
同学们在课堂上做观察玉米种子的活动。
(1)在玉米种子剖开的面上滴一滴碘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剖开玉米种子时损伤了种子,情况如图乙、丙、丁所示(阴影部分表示损伤面失去生命力),其中仍能正常萌发的是_________。
24.
原始的开普勒望远镜又称天文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前后放置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组成。同学们制作简易开普勒望远镜观察月球,可选择焦距分别为40cm、4cm的凸透镜,焦距大作物镜,小焦距作目镜。镜筒要能伸缩,以便根据被观察物体的远近,适当调整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远处的物体通过第一个凸透镜(物镜)成像,再通过第二个凸透镜(目镜)成虚像,可以把远处肉眼无法看清的物体看得较为清晰。观测者通过简易开普勒望远镜观察月球,请判断看到的像与物体相比是“正立”还是“倒立”? _____并解释理由。_________
25.
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____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由下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_______(选填“大”或“小”).
26.
研究人员发现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射向空气(如图一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如图二所示),只有入射气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同学们查到了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10°
20°
30°
40°
41.2°
41.8°
42°
43°
折射角

15.2°
30.9°
48.6°
74.6°
81°
/
/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00%
 
根据上述材料,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_________。
27.
用手机拍照是人们记录生活的常用方式。
(1)小明用手机拍照,为了更清楚地拍摄花蕊,小明将镜头靠近花蕊,手机镜头会自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调大”、“调小”或“保持原来”)焦距,使成像清晰。
(2)镜头离花蕊太近而超过了镜头焦距的调节范围时,成像模糊,小明可以选择在镜头前加一块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使成像清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