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独立试题科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582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简答题(共1题)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4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40匝对应的长度,40匝对应长度的测量值是___cm,由此测得细钢丝的直径是______mm。

2.选择题(共15题)

2.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测和假设C.制定计划D.获得事实与证据
3.
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作出结论
4.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
①评价与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得出结论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⑥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⑥⑤①D.③④⑥①②⑤
5.
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他曾经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C.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6.
在长度测量中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A.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B.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决定的
C.测量者的估计能力决定的
D.测量时所选用的长度单位决定的
7.
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教室的长度是10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
A.10米B.1米C.测量工具D.教室
8.
在运动会上老师在测量小明投掷铅球的距离时,将皮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
9.
如图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A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比A点大
10.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2.130厘米B.2.127厘米
C.2.13厘米D.2.15厘米
11.
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最初来源于()
A.观察B.实验C.调查D.阅读
12.
在科学数据的表示中,单位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四位同学作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4.5m=4.5m×l00cm=450cm
B.456mm=456×=0.456m
C.36cm=36×m=0.36m
D.64dm=64dm×m=6.4m
13.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不需要用的仪器或材料是()
A.刻度尺B.量筒C.水D.细线
14.
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
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
15.
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 ℃,在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先后量出小英和小刚的体温,两次测量结果为38.5 ℃和39.2 ℃,那么肯定有发烧现象的是
A.小英
B.小刚
C.小英和小刚
D.无法确定
16.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若火势不是太大,则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湿抹布盖灭
C.用沙土盖灭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3.填空题(共10题)

17.
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每张纸的厚度。
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记为L;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L/10;该同学在以上做法中有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分别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______厘米3
19.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出1元硬币的周长: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
20.
要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用_________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再算出它的体积;要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要用_________或_________,量筒的刻度单位是_________。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________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_。
21.
如下图所示的量筒最小分度值是___;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液体体积的真实值为__________
2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0.058m3=______dm3=________cm3;12m=____________nm。
23.
兽医给动物园里的猩猩检查身体,用_______测量它的体温,测量体温的仪器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4.
小王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得到数值,但忘记写上单位,请你补上合适的单位:
(1)铅笔的直径为0.9________;
(2)圆珠笔的长度为。13.6________;
(3)身高为1.63________;
(4)一张人民币的纸张厚约0.1___
25.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小丽按图l所示的方法测量,小强按图2所示的方法测量,小芹按图3所示的方法测量。站在一旁的小明则认为,他们当中有两个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cm;
(2)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前者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后者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
26.
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________ml,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ml;C图中量筒剩余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cm3(1ml=1cm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