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一个同学要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他根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想出了下面的办法:
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 10 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 1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他的做法能减小误差吗?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提供可行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9题)
2.
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
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
C.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
3.
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
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 A 上升到 B 位置,则表明气温( )

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 A 上升到 B 位置,则表明气温( )

A.升高 | B.降低 |
C.不变 | D.无法确定 |
4.
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意外事故 | 处理方法 |
A. | 被热的试管烫伤 | 用大量冷水冲洗 |
B. |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
C. | 被化学试剂灼伤 | 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
D. |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
A.A B.B C.C D..D
5.
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
7.
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最小刻度是l 毫米,长度是 20 厘米的学生用尺 |
B.最小刻度是l 厘米,长度是 15 米的皮卷尺 |
C.最小刻度是 1 毫米,长度是 2 米的钢卷尺 |
D.最小刻度是 l 厘米,长度是 1 米的米尺 |
8.
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 0℃时水银柱长 5 厘米;在 100℃时水银柱长 25 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 12 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 | B.35℃ | C.48℃ | D.60℃ |
9.
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 38. 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 1 小时再测量他的体温,下列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是( )
A.37.1 ℃ | B.38. 8℃ | C.38.3℃ | D.38.0℃ |
11.
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忘了写上单位。下列数据中,记录结果后面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
A.一支笔的长度是 0.1 | 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 1 |
C.课桌的高度是 100 | D.一位同学的身高是 15.3 |
12.
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下列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
A.A B.B C.C D.D
选项 | 错误操作 | 测量结果 |
A. |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 偏大 |
B. | 在测量细铁丝的直径时,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 偏大 |
C. |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 偏大 |
D. |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 偏大 |
A.A B.B C.C D.D
13.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自己的圆珠笔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甲的测量值为 8.1 笔长,乙的测量值为 8.8 笔长。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甲的估计值 0.1﹤0.8,所以甲的误差小 |
B.乙的测量值 8.8﹥8.1,所以乙的测量较准确 |
C.课桌的长度应取平均值,即为(8.1+8.8)/2 笔长 |
D.甲的圆珠笔可能比乙长些 |
14.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 1 毫米的刻度尺先后 5 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5.46 厘米、25.45 厘米、25.66 厘米、25.44 厘米、25.47 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
A.25.455 厘米 | B.25.46 厘米 | C.25.496 厘米 | D.25.47 厘米 |
18.
某同学在用排水法测量某个物体的体积,在物体放入量筒前后分别读取量筒对应的示数,从而确定物体的体积,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
①放入前仰视、放入后平视
②放入前俯视、放入后平视
③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仰视
④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俯视
①放入前仰视、放入后平视

②放入前俯视、放入后平视

③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仰视

④放入前平视、放入后俯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9.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
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 |
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 |
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 |
20.
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 含量,小明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据表可知维生素C 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 黄瓜汁 | 芹菜汁 | 青椒汁 | 白菜汁 |
高锰酸钾溶液(2 毫升) | 14 滴 | 15 滴 | 8 滴 | 11 滴 |
据表可知维生素C 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黄瓜 | B.芹菜 | C.青椒 | D.白菜 |
3.填空题- (共9题)
21.
有一个 T 形工件,如图所示。 根据我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小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观察判断,你用什么仪器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______。检验结果是:_____。从以上的经历中, 你能悟出什么道理?_________。

22.
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对应字母填在横线上:
(1)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2)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_____;
(3)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4)用于加热其他装置的仪器是_____。
(1)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2)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_____;
(3)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4)用于加热其他装置的仪器是_____。

23.
如图是测小石块的体积的示意图,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厘米 3,如果某同学测小石块的体积时把左、右两图的操作顺序颠倒了,则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将比真实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4.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
(2)图乙是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
(2)图乙是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_____,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
25.
如图所示,用A、B 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_____(A/B)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_____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_____cm。

27.
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如图所示。他的观察方法不正确之处有______(写两点)。然后小明又把温度计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段时间后,取出读得温度是-11.5℃,你认为冰箱内冷冻室的温度是-11.5℃吗?_____。

28.
用量筒测量热水瓶软木塞的体积时,某同学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
①用天平称得软木塞的质量 m;②量筒内盛水时的读数 V1;③把铁块放入量筒内水中时的读数为 V2;④把软木塞和铁块捆在一起放入水中的量筒内读数 V3。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_;软木塞的体积表达式为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①用天平称得软木塞的质量 m;②量筒内盛水时的读数 V1;③把铁块放入量筒内水中时的读数为 V2;④把软木塞和铁块捆在一起放入水中的量筒内读数 V3。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_;软木塞的体积表达式为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