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①、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陟宪使陟:提拔,升迁 |
B.孺允葺公所居堂葺:修补房屋 |
C.揭之楣间揭:张贴、悬挂 |
D.而诸孙皆秀发秀发:秀丽的头发 |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其孰能讥之乎 |
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C.以公所命名 余船以次俱进 |
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A.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孺允兄弟多次被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 |
B.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这说明世俗的人对荣誉和名声没有忘记是对的。 |
C.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 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一时。 |
D.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 |
B.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是一个正直的文化人,他由于大胆向皇上进言,因此触怒皇上而遭贬。 |
C.作者认为,富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而贫穷![]() |
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表现玉岩公其人的人格,使本来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于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注:韩愈当时为洛阳县令。
【小题1】下面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市:卖,此指做官 |
B.东都虽信多才士信:相信 |
C.奚所咨而处焉咨:询问 |
D.夫南面而听天下听:治理 |
A.夫冀北马多于天下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 |
B.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若属且皆为所虏 |
C.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木欣欣以向荣 |
D.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多于南亩之农夫 |
A.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 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走了,马群中没有良马了。 |
B.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 辞去官职而闲居在家的士大夫们,又跟谁去交游呢? |
C.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现在,二位都被有更大权力的人要走了,他们怎么能在心里没有怨恨呢? |
D.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
【小题4】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韩愈担任河南县令时为送处士温生赴任而写的,联系写作背景和内容,体裁应视之为古代特有的赠序。 |
B.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 |
C.文中运用了比喻,把大夫乌公比作伯乐,把温生比作千里马,极力称颂乌公的知人善用和温生的品德才学。 |
D.本文表达了作者为朝廷得到人才而十分喜悦和为私人失去了很好的朋友而痛感惋惜的心情。 |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绿色设计是目前国际设计的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反思。何谓绿色设计呢?所谓绿色设计(GD),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等。绿色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以绿色技术为原则所进行的产品设计。所谓绿色技术(EST)在西方被称之为“环境友善技术”,是减少环境污染或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技术、工艺、产品的总称。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及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尽可能的回收并再循环或重复利用。因此设计师的绿色设计可以遵循“获取最小值”这一创新原则,并建议采取以下五种策略来获取更多更理性的创源。
环保专家都深知设置“不可能的……”作为设计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大胆提出的环境保护口号“零浪费”和“零浪费产品”,推动设计师们去创造更先进和更适合于环境的产品。例如,某公司开发的为复印机生产重新设计的流水线闭合回路系统已经节约了价值35亿美元的材料和零件。最近IBM公司宣布,为了减少电脑设备对环境的污染,该公司制造中央处理器的塑料将可以百分之百的回收。
设计师作为产品的主要策划者和创造者,对产品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往往由他们决定产品所选用的主要材料,产品如何制造?采用何种特殊的表面处理方式以达到最终的表面效果?产品如何使用?用后的废弃物如何处理?是否使用可回收或再利用的材料?设计师对众多问题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社会绿色与消费系统,重新审视现代设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满足顾客的需要,在这种实现思想的引导下产生了象浓缩清洁剂类的浓缩产品和传真、打印、复印等多种功能组合的多功能产品。类似的设想还有如用太阳能板材用在房子的侧面和顶部来积聚能量,满足住户的热水和室内温度调节的需要。
非物质化方式是“获取最小值”这一设计原则的升华。它使得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绿色设计”变的更具现实意义。同时它给现代设计师们以新的启示,使绿色设计的这片天空更加广阔。
从设计开发的角度看,产品生命周期可有传统产品生命周期和绿色产品生命周期之分。传统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始于提取原材料的投入,经过产品生产加工;止于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后。而绿色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材料生产,产品生产制造、装配、包装运输、销售、使用、直到回收、重新利用等全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都会有物料的输入和输出,有时可以进入人为的循环,即再利用,有时则要进入自然界的循环,造成环境、生态问题。
现代设计师要关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方法和过程。要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和使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以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量。并全方位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设计是目前国际设计的潮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反思。 |
B.绿色设计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 |
C.IBM公司,为了减少电脑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在制造中央处理器时,将选用可以百分之百回收的塑料。 |
D.为了使用热水和室内温度调节的方便,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不少家庭已经将太阳能板材用在房子的侧面和顶部来聚焦能量。 |
《百家讲坛》对于讲座内容和讲师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学术的观点。像清代这样一个不论文化还是经济都并非最重要最伟大的时代,可以成为长期话题,主要是因为流行多年的清宫戏为它笼络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实《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都处在一个有趣的位置,作为知识分子和学术研究者,他们首先被学术界质疑,被自己研究领域内的同侪批判,而跟他们的半生研究都没有关系的老百姓,这时却成了他们学术观点的拥护者。通过《百家讲坛》,一些没有定论的观点被讲师们传播开来,这让很多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快,本来是学术界内部的讨论,某一方却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而重要的是,大众并不了解其它观点。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即便那附着了很强的个人观点,仍是一种解答,解答很多他们感兴趣但很难有渠道确定的问题。另外一个要素就是表现形式。讲座节目历来是最让观众望而却步的类型,40分钟的节目如果不听前5分钟根本听不懂后面内容。《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并没有贡献,影像上几乎没有美感可言。它的贡献在于改变了讲座节目的讲法。你听易中天的讲座,不就是评书连播吗?在拥有广大评书听众的中国,把学术话题讲得和评书一样,无疑是成功的捷径。有意思的是,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这三位影响力最大的讲座者都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无疑他们更能掌握深入浅出的技巧。
既然《百家讲坛》的话题由头都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那么在方式上自然也跟电视剧借鉴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刘心武的《红楼梦》,连续十几讲,不断地探秘解密,所有观点必须辅以具体故事,完全是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而阎崇年的讲座,其实就是历年清宫戏的疑点解释,出发点都依据近年清宫戏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也就是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一场学术讲座的受众,一下子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反响自然不同。
因此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可以销售35万册,易中天成了畅销书榜首作家也就不难解释了。他们本来就是从流行中来,到流行中去。不论学术界质疑的声音有多大,都难以动摇他们广泛的群众基础。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相关话题的观点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 |
B.《百家讲坛》的讲座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并给予老百姓一定的解答。 |
C.《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没有什么贡献,在影像上也几乎没有美感可言,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成功。 |
D.《百家讲坛》中部分学术讲座,能把受众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 |
4.材料作文- (共2题)
据说,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曾给当时的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新加坡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没有任何优势。李光耀看过报告后非常生气,在报告后面批示道: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有了阳光就足够了!——后来,新加坡就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大量种植花草,很快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有了阳光就足够了!”多么富有哲理意味的一句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美国作家理查德·巴赫有一本书叫《海鸥乔纳森》,书中主人翁乔纳森是一只海鸥,海鸥是群居禽类,对飞行高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主人翁一直有个念头,想突破飞翔高度和距离去体会那自由的空气,但它在不断尝试中却听到同伴一直呼喊它回来的声音,每尝试一次它就要付出饥饿的代价和体力透支的折磨。在不断的挫折中它的信念并没有被打倒,终于有一天乔纳森突破了极限,遇到了另一股它从未体会到的气流,支撑着它翱翔在从来没有海鸥能体会到的天空以及自由的空气,但这时它也发现族群在它的眼中已成为小黑点,它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自由的空气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它也同时踏入天敌“老鹰”的翱翔范围……
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