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2)环境问题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
(3)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4)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

(1)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2)环境问题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
(3)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
(4)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
2.
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 济增长主导因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 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 化的阶段是__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 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 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 化的阶段是__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 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3.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思想体现了( )
【小题2】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
【小题1】该思想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
B.人定胜天的思想 |
C.因地制宜的思想 |
D.天人合一的思想 |
A.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
B.毁林开荒 |
C.过度抽取地下水 |
D.在草原地区大量捕杀鸟类 |
4.
如果你能沿着时空隧道回到人类社会早期,你会发现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依靠采集与狩猎为生。天空中闪电掠过,他们会吓得跑很远……关于人类社会早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动地适应环境 |
B.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增强 |
C.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
D.人类通过使用机械加深对环境的影响 |
5.
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J.博丹认为:北方寒冷,使人们体格强壮而缺少才智;南方炎热,使人们有才智而缺少精力。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J.博丹的主张体现出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 )
【小题2】J.博丹的思想类似于以下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
【小题1】J.博丹的主张体现出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 )
A.人定胜天论 |
B.地理环境决定论 |
C.可持续发展论 |
D.人地协调论 |
A.孟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B.P.白兰士: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
C.F.拉采尔: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
D.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
6.
分析图中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与图中一致的是( )
【小题2】图中三种观点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变顺序是( )
【小题3】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

【小题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与图中一致的是( )
A.观点一 | B.观点二 |
C.观点三 | D.都不是 |
A.观点一、观点二、观点三 |
B.观点二、观点三、观点一 |
C.观点三、观点一、观点二 |
D.观点一、观点三、观点二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