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7题)
1.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脉脉 (mò)颤动 (zhàn)乘凉 (chéng)能裨实用 (pí) |
B.商榷 (què)殷勤 (yīn)聘请 (pìng)砥砺德行 (dǐ) |
C.訾詈 (zǐ)弭谤 (mǐ)造诣 (yì)道义相勖 (xù) |
D.切磋 (cuō)肄业(yì)敷衍(yǎn)散文钞(chào) |
2.
下列选项中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 |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勾勒出故都之秋清、静,又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忧郁的情怀。 |
B.《兰亭集序》中尽管有“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低沉情绪,但总体来说作者是积极乐观的。 |
C.《西洲曲》是南朝乐府中的诗,描写一个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 |
D.“莲叶何田田”出自《西洲曲》,“田田”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朱自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鲜明的比喻、生动的拟人、新颖的通感,以景衬情,缘情写景,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
C.《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
D.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的韵文,汉代以后,出现了注重对仗和讲求押韵的骈赋和律赋,以及不讲求骈偶和音律的文赋。《赤壁赋》就是兼有诗歌和散文特点的文赋的典型之作。 |
5.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酣眠”和“小睡”分别指的是()
A.满月与淡淡的云 | 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 |
C.朗照与经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 | 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 |
2.句子默写- (共1题)
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荷塘月色》中,使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荷香””的句子是: ,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一句表明自己关于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 。
(3)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让人生发感慨,正如《兰亭集序》中所写: , , , 。
(4)《赤壁赋》中,苏轼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都在时刻变动的句子是: , 。
(1)《荷塘月色》中,使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荷香””的句子是: , 。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一句表明自己关于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 。
(3)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让人生发感慨,正如《兰亭集序》中所写: , , , 。
(4)《赤壁赋》中,苏轼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都在时刻变动的句子是: , 。
3.诗歌鉴赏- (共1题)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③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妾妇:语出《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小题1】这首词首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③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妾妇:语出《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小题1】这首词首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0.
根据《赤壁赋》回答文后各题。
【小题1】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小题2】《赤壁赋》中对于水和月做了反复的描写,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对第3段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小题1】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抱明月而长终 | B.顺流而东也 |
C.倚歌而和之 | D.侣鱼虾而友麋鹿 |
A.以景抒情,融情入景。开篇写水的澄澈和月的皎洁与多情,以及全景的迷离浩瀚,是为了表现作者此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游江之乐。 |
B.因为文章写的是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作为记游写景的文章,必须要写当时当地之景,水与月就是赤壁这个地方的特有景物,所以反复描写。 |
C.第2段“击空明兮溯流光”的诗句,是就《月出》之诗生发而来的,由月而美人,由美人而政治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 |
D.第3段“客”借英雄人物与功绩的易逝、宇宙的无穷,最终生发出欲与仙人同游、与明月长存的幻想。 |
A.本段的抒情议论都与江上风景和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 |
B.作者描写曹军盛况,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
C.这一段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 |
D.作者使用比喻,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情感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 |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5.语言表达- (共2题)
11.
在下面文字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香暖香的阳光;如果你是__________ ,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