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78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企业在互联网上的转型多少有些本末倒置,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互联网平台本身的建设上,而忽略了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产品本身。
B.随便在网上搜搜,关于云南旅游的吐槽、投诉比比皆是,接二连三发生的旅游冲突,让美丽的“彩云之南”蒙羞。
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对学生时时处处求全责备的话,不但无法教好学生,反而会使他们失去自信。
D.他在深思熟虑这件事之后,决定暂时放弃去国外深造的机会,因为家中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都需要他的照顾。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绣闼  弘扬  起讫  斩钉截铁  变本加厉  匪夷所思
B.笼统  濒临  鲲鹏  殚精竭虑  涸泽而鱼  苦心孤诣
C.联袂  膨胀  沧海  蔽帚自珍  变幻莫测  萍水相逢
D.妨碍  逃逸  躁动  趋之若骛  感恩戴德  陈词滥调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益(bì) 逦(yí )  邻(pí) 陪鲤对(tāo)
B.尘(xiān )  梁(jǐ)    付( xīn )  气息奄(yǎn)
C.蓬(hāo)    变(tuì)   瓦(dāng )   以公私(xùn)
D.央(měi)    蕴(jiè)   盖(qī) 战战兢(jīnɡ)
4.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泉涓涓始流  地势极南溟深
B.臣险衅,夙遭闵凶    臣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春  不足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皆出于此乎
5.
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纤歌凝而白云遏 ②杨意不逢③今臣亡国贱俘    ④则告诉不许⑤非谢家之宝树 ⑥农人告余以春及⑦既自以心为形役    ⑧乐夫天命复奚疑⑨宇文新州之懿范 ⑩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⑪奉晨昏于万里
A.①⑦/②④⑧/③⑤⑩/⑥⑪/⑨
B.①④⑦/②⑧/③⑤⑩/⑥⑪/⑨
C.①⑦/②⑧⑨/③⑤④⑩/⑥⑪
D.①④⑦/②⑧/③⑤⑨⑩/⑥⑪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
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夫官位爵禄,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感云尔。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①,毁誉不以屑,其量恬然不见于喜愠。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乎!
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已多矣。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梁之游不若是也。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以希则之资材识业而沉冥郁堙者,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详言之哉?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则道旧之情备之矣,此不复云。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改)
(注)①贲、育: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命运不好
B.推否泰以消息:讯息
C.后数日,装具舟赍:携带
D.操觚率然,辞不意逮:及,达到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B.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C.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D.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方希则学识渊博,有君子之风,很像过去那些贤能的人,尽管如此,他却多次被罢免。
B.作者应方希则之邀写了这篇序,尽管作者与方希则认识较晚,但他们一见如故,成为知己,交往很默契。
C.方希则是一个通达之士,才能出众,但却命运坎坷。作者既为他感到惋惜,又觉得他一定会被后世儒生仰慕。
D.本文虽是一篇送别之作,但很少抒写离别之情,而是重点表达作者对方希则的评价及态度,送别之情寓于其中。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
(2)以希则之资材识业而沉冥郁堙者,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梅妞放羊

刘庆邦

太阳升起来,草叶上的露珠落下去,梅妞该去放羊了。梅妞家的羊只有一只,是只白白净净的水羊。他们这里不把母羊叫母羊,叫水羊。水羊栓在石榴树爬出地面的树根上,梅妞刚去解绳子,水羊像是得到信号,就直着脖子往外挣,把绳扣儿拉得很紧。一个水羊家,不能这样性子急!梅妞不高兴了,停止解绳扣儿,对水羊说:“你挣吧,我不管你,看你能跑到天边去!”水羊果然不挣了,把绳子放松下来。水羊还自我解嘲似的低头往地上找,找到一根干草茎,用两片嘴唇拣起来,一点一点地吃。梅妞解开绳子,牵着羊往院子大门口去了。

梅妞放羊是在村南的河坡里,那里的草长得旺,长得嫩,种类也多。她牵着羊登上高高的河堤往下一看,就高兴得直发愁:满坡青草满地花,俺家的羊哪能吃得赢呢,这不是成心要撑俺家的羊吗!她对羊说:“羊,羊,吃草归吃草,不许吃撑着,吃撑了肚子疼。”羊拐过头看看她,像是把她的话听懂了。

羊光吃草不吃花,红花不吃,黄花、蓝花也不吃,一吃到有花朵的地方,羊的嘴就绕过去了。羊的牙齿很快,大概比剪苹果枝用的大剪刀还快,羊嘴经过之处,参差不齐的青草就被“修理"平了。而草平下去之后,那些剩下的各色花朵儿等于被高举起来,在微风吹拂下轻轻颤动,格外显眼。梅妞不明白羊为什么不吃花,难道这只羊是一个爱花的人托生的,一见到花就嘴下留情了?她采了一朵小白花,送到羊的嘴边,要试试这只羊到底吃花不吃花。她说:“羊,这花甜丝丝的,很好吃,你尝尝吧!"羊用鼻子嗅了嗅,没有尝花,接着吃草。再看羊时,梅妞的感觉大不一样,她看羊的眼晴,越看越像人的眼蜻;羊的眼圈湿润,眼珠有点发黄。羊的眼神老是那么平平静静,温温柔柔。看来任何人的眼睛也比不上羊的眼睛漂亮,和善。

水羊是爹从三月三庙会上买回来的,爹把羊一领回家,就交给梅妞了,说羊肚子里有羔儿,千万别碰着羊的肚子,也别让羊跑得太快。爹给梅妞许了一个愿,等羊生下羔子,等羔子长大卖了钱,过年时就给梅妞截块花布,做件花棉袄。梅妞长这么大从没穿过花棉袄,每年穿的都是黑粗布棉袄。她做梦都想穿花棉袄。羊羔儿是梅妞的希望,花棉袄是梅妞的念想,梅妞把希望和念想都寄托在羊肚子上了。

羊下羔儿是在一天早上。那天早上天气很好,桐树上喜鹊叫,椿树上黄鹂子叫,院子里鸟语花香,喜气洋洋。爹在院子里扫地,娘在灶屋里做饭。梅妞听见羊叫了一声,叫的声音很大,不似往日。她往窗外一看,见羊已躺倒在地上。她以为羊生病了,刚要跑出去看究竟,见爹已过去了,娘也从灶屋跑出来了。爹对娘说,羊要下羔儿了,要梅妞她娘赶快去熬一锅小米汤给羊喝。当地有规矩,羊下羔儿,猪生崽儿,未出嫁的闺女是不许看的。梅妞知道规矩,不出去看。羊的叫声越来越大,简直有些凄厉。梅妞隔着窗棂看见,羊每叫一声,屁股就往上抬一下。她知道,一定是羊疼得受不了才这样叫法。她很替羊担心,胸口怦怦乱跳。她不敢再往窗外看,手捂胸口退回到床边坐着。她在心里默默地替羊念话,孩子孩子疼你娘,羊羔儿羊羔儿快出来……念着念着,不知为何,她鼻子酸了一下,眼圈儿也红了。

等水羊把羊羔儿全都生出来后,爹才喊梅妞出去看。爹的声调透着高兴,说:“梅妞,咱家的羊生羔子了,生的是龙风胎,一只小水羊,一只小骚胡,——你快来看!”

两只羊一天天长大,大口大口吃草,吃得膘肥体壮,一身银光,临近春节,爹要把小羊牵到集上卖了。梅妞舍不得,搂着小羊哭成了个泪人儿。可爹还是背着梅妞把小羊卖了,也没有给梅妞买做棉袄的花布,却背回一只半大的猪娃子。猪娃子长得很丑,比猪八戒还丑,梅妞看一眼就够了。爹一把猪娃子放在地上,猪娃子就扯着嗓子大叫。猪娃子叫得也很难听。

爹只给梅妞买回一块包头用的红方巾。爹说,卖羊的钱买了猪娃子就不够截花布了,等水羊再生了小羊,等小羊再长大,等他把小羊再卖掉,一定给梅妞截块花布,做件花棉杖。

梅妞没说什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放羊。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升起来,草叶上的露珠落下去,梅妞该去放羊了”,开篇自然得如日出日落、花谢花开一样,透露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B.“羊的眼圈湿润,眼珠有点发黄。羊的眼神老是那么平平静静,温温柔柔。”写出了羊的眼光的特点,以及梅妞对羊特殊的感情。
C.小说善于刻画人物语言,语言个性化。梅妞爹在羊生了羊羔儿时说“一只小水羊,一只小骚胡”展现了梅妞爹带有乡土气息味儿的语言特点。
D.小说语言质朴纯美,画面自然唯美,笔调细腻入微,情节曲折紧张,架构了人与羊之间的桥梁,演绎了世间纯洁的情感。
【小题2】小说中三次写梅妞与羊的“对话”,分别表现了梅妞怎样的心理?
【小题3】小说结尾写道“梅妞没说什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放羊”。这个结尾耐人寻味,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苍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词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

②蜉蝣这种生物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好繁殖,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几十小时的蜉蝣们再次回落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 

③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是构成昆虫外壳的多糖分子,说起来与淀粉、植物纤维同属一家。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在这方面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满足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④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的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000次。想想看,把一辆汽车的油门踩到底,怒吼的引擎也只有每分钟数千转而已。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可不简单是上下运动,它们翅膀的“攻角”(也就是翅膀平面与气流的角度)处于时时变化中,而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划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蝠绝对无法做到的。现代航空界中对可控涡流的研究和应用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这还多亏了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重力比能达到2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

⑤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当然,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航行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

(取材于王冬《御风飞行》)

【小题1】根据第③段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   )
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
B.不需要脊髓肌肉的支撑
C.柔韧性可比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
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C.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
D.昆虫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从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经济性”。
【小题3】根据第④段内容,简述“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的原因。

4.情景默写(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写归家后在劳作之余放声呼啸,身心舒展,文思泉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写初见家门欢欣雀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作者选取秋水、秋山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三秋”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时可水击三千里,直上九万里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具体写出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

5.材料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地方,这个地方被称为“生物的绝境”,然而,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有一种蜘蛛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主确定立意,自主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语言表达(共2题)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____________。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其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并且____________。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群英会》里的周瑜,既深入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____________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12.
下面是某班级“探访留守儿童”活动的构思框架,请将这个构思用一段话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