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泉涓涓始流  地势极南溟深
B.臣险衅,夙遭闵凶    臣奉养无主
C.以五百岁春  不足外人道也
D.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皆出于此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4 12:45: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盆缻秦王   奏:进献
B.相如张目之   叱:怒目而视
C.于是秦王不   怿:高兴、愉快
D.相如召赵御史 顾:回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会西河外渑池 不能容远近
B.赵王窃闻秦王善秦声 若舍郑以东道主
C.于是相如前进缻,跪请秦王   人之力而敝之
D.赵亦盛设兵待秦     死犹为厉鬼击贼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渑池会前,蔺相如和廉颇都预料到这场斗争的严重性。廉颇向赵王诀别时说,“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表明了他对赵国前途的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秦王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以守为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与秦王针锋相对,智斗秦国国君,使秦王自取其辱。
C.渑池相会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的正面刻画,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 辞令的外交家的素质,同时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说明渑池会的胜利是以廉颇陈兵国境、严阵以待的军事准备为后盾 的,是赵国外交和军事两相配合的成功,也是蔺相如和廉颇相互合作的结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让进入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D.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表现鸿门宴上刘邦命在旦夕的一项是(  )
A.因击沛公于坐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臣请入,与之同命
D.樊哙从良坐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既看出范、项两人的意见不统一,也写出了宴会气氛渐趋紧张。
B.在鸿门宴上,范增即使被项王误解自己越权,仍然执意命令项庄杀掉刘邦,可见作为谋臣的范增是一心为项羽着想的。
C.项羽的为人不忍、刚愎自用、拙于应变等性格特征,给刘邦以可乘之机并最终使刘邦得以逃脱,同时也使局势发生了变化。
D.面对交戟之卫士,樊哙将生死置之度外,拥盾以撞,闯入军门后又义正辞严地为刘邦辩解,说明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同类题4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静躁不同  殊:不同
B.每览昔人兴感之,若合一契    由: 原因
C.及其所既倦 之:的
D.固知一死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既倦 ④后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小题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谓素淡雅致、极尽神韵,表现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C.人生难测长短,俯仰一世, 所以“死生亦大矣”。
D.作者在前面段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
【小题4】翻译文言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