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阳光启学标准模拟信息卷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9357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8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于企业排污现象屡禁不止,我们的生存状况正江河日下,为此,很多有识之士向政府呼吁,一定要下大气力整治。
②里约奥运会上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的朱婷,面对广大球迷的鲜花和掌声,却表现得安之若素,并没有因此而居功自傲。
③与很多名噪一时的名家的作品相比,张明的小说因只关注平凡人的生活,再加上文笔鲜有文采,所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④《芳华》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反响强烈,其中青年演员黄轩以其精湛的演技,栩栩如生地演绎了刘峰这一角色。
⑤有机构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夫妻二人中如果丈夫的学历较低,有些男性就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感觉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⑥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除手机外,智能家居产品也纷纷登堂入室,利用先进技术,通过综合管理,让家庭生活更舒适、安全。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⑥D.②④⑤
2.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日本政府发表声明,正式宣布在本土部署“宙斯盾”系统,将影响东北亚的安全形势,引起了俄罗斯的极大不满。
B.影片《一步之遥》票房创下新低,豆瓣评分也不高,制片方指责个别影评人未看作品就对电影进行差评的行为是极不妥当的。
C.最近几日,雾霾天气再现华北地区,有专家透露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即将从我国北方入境,这或许有助于雾霾浓度的扩散。
D.微信支付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互联网创新支付产品,很受大众喜爱,这类产品之所以兴起,与支付利率没有市场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这次去北京的火车上,碰巧儿遇到了您的舍弟,我俩聊了很久,无所不谈,感觉我们真的很投缘。
B.某单位的部门经理在年终聚会上作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C.班上的张小强同学在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D.他虽然说话不好听,但只是个孩子,我绝不会与他一般见识,作为长辈,还没有这点雅量吗?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

许浑

烦君沽酒强登楼,罢唱离歌说远游。文字岂劳诸子重,风尘多幸故人忧。

数程山路长侵夜,千里家书动隔秋。起凭栏干各垂泪,又驱羸马向东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写作者和友人李丛分别,李丛设酒饯行,但是作者并没有心情,只能是勉强登楼赴饮。
B.“罢唱”句写席间歌唱的是离歌,接下来谈话还是关于远游的。点明了上句不想登楼的原因。
C.颔联写作者认为自己的文章不值得朋友们看重,幸运的倒是自己漂泊多年,朋友们还记挂着自己。
D.颈联实写作者离别后山路漫长,长夜难眠,而自己远在他乡,即使收到家书也要等一年的时间。
E.尾联的“东州”是作者与友人李丛离别后的漂泊之地,也照应诗题中的“东游”及首联的“远游”。
【小题2】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现代文阅读(共4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彦,太原阳曲人也。其先从宦关右,说居冯翊。彦少知名,太祖临雍州,辟为西曹书佐。寻除开府仪同主簿,转司空记室、太尉府属,迁虞部郎中。大统十二年,初选当州首望,统领乡兵,除帅都督、持节、平东将军。是时,岷州羌酋傍乞铁忽与郑五丑等寇扰西部。彦从大将军宇文贵讨平之。魏恭帝元年,除兵部尚书。仍以本兵从柱园于谨南伐江陵。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六官建,拜民部中大夫。

孝闵帝践祚,出为沣州刺史。蛮左生梗,未遵朝宪。至于赋税,违命者多。聚散无恒,不营农业。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余粮。亡命之徒,成从赋役。先是以沣州粮储乏少,每令荆州递送。自彦莅职,仓庾充实,无复转输之劳。

齐南安城主冯显密遣使归降,其众未之知也。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及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以南安无备,即引军掩袭。显外兵参军邹绍既为彦所获,因请为乡导。彦遂夜至城下,令绍诈称显归。门者开门待之,彦引兵而入,遂有其城。俘获三千余人,晋公护嘉之,进爵怀德县公,邑一千户。以南安悬远,寻令班师。及秩满还朝,民吏号泣送彦二百余里。

保定四年,晋公护东讨。彦从尉迟迥攻洛阳。迥复令彦与权景宣南出汝颍。及军次豫州,彦请攻之。景宣以城守既严,卒难攻取,将欲南辕,更图经略。彦以奉命出师,须与大军相接。若向江畔立功,更非朝廷本意。固执不从,兼画攻取之计。会其刺史王士良妻弟董远秀密遣送款,景宣乃从。于是引军围之,士良遂出降。仍以彦镇豫州,增邑六百户。属纯州刺史樊舍卒,其地既东接陈境,俗兼蛮左,初丧州将,境内骚然。朝议以彦威信著于东南,便令镇抚。彦至,吏人畏而爱之。

天和四年,卒于位。赠小司空、宜鄜丹三州刺史。

(选自《周书·郭彦传》

注:①大统,西魏废帝的年号。②孝闵帝,北周皇帝宇文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B.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C.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D.柱国宇文贵令彦率兵应接齐人/先令显率所部送粮南下/彦惧其众不从命/乃于路邀之/显因得自拔/其众果拒战彦/纵兵奋击/并虏获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望,指头等望族。望族,是指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一般是大家族或大姓人家。
B.民部,与唐以后的户部相当。户部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屯田、军需及教育等。
C.秩满,官吏任期届满。“秩”是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D.朝议,当国家有重要事情及君王遇难断之事时,皇帝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的会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彦有军事才能。郭彦随宇文贵平定了岷州羌族侵扰,后又领本部随于谨征伐江陵,因有战功得到进升。
B.郭彦善于治理。沣州百姓不善农业,聚散无定。他任刺史后,使粮食有了储备,改变了依靠外地转运的局面。
C.郭彦善于把握战机。他利用冯显归降的时机,设计占领南安城。在行军途中,他又劝导董远秀归降,攻下了豫州城。
D.郭彦深受朝廷重视。他在西魏官做到民部中大夫。在北周被朝延认为是镇守纯州的最合适人选,结果也是不负众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余粮。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2)景宣以城守既严,卒难攻取,将欲南辕,更图经略。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好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这个名词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炽。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这一概念,并主张“中学为体,两学为用”,一方西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胡适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将中国的落后挨打归罪于二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归罪于孔子和“四书五经”,提出“打倒孔家店”等激进口号。但胡适等人在运动后期则针对性地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出中西文明的有机结合点,为中国的新生寻找出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批判胡适洋奴买办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以及历次的文艺批判运动,“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已基本消失。只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炽和“中国崛起”口号之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的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方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但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挟泥沙俱下”,一些文化投机者也看准这个“牛市”,将阴阳八卦、谶纬迷信、星相占卜、特异功能、巫婆神汉、建阴宅、拜神庙,乃至恢复繁体字、倡导小学生读经,都贴上振兴“国学”的标签。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中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算法、术数等自然科学知识,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国学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经”是指儒家经典,如《论语》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话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如司马迁的《史记》,以及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另一种是按内容分类,开始分为三类:义理之学,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考据之学,从事历史家研究,也就是史学:辞章之学,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用文体创作的。就是文学,及今天所说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两个以补其不足:一是经世之学,即治国驭民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科技之学,即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自《南开语言学刊》)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名称虽然各异,但核心是强调中华文化与学术。
B.“国学”是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恢复两汉经学,学习西方文明。
C.“国学”作为一个口号或名词在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消失,原因是对胡适的批判以及多次的文艺批判运动。
D.“国学”包括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但繁体字是不包含其中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了“国学”的基本定义及包含内容,文字简洁、内容明确。
B.文章第二段客观地分析了“国学”的起源和中间变化的原因,层次清楚,有理有据。
C.文章三、四段对“国学”的不同分类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强调了按内容分类更为合理。
D.文章从“国学”概念的提出,谈到“国学”概念的历史分析,最后对“国学”的内容分类进行论证。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起新文化运动的陈独秀、胡适等人在“五四”运动前后对“国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B.作者对八十年代后兴起的“国学”热提出了批评,因为其中掺杂了功利、迷信色彩。
C.经、史、子、集是“四库全书”对“国学”的分类,戏剧作品虽属“国学”,但影响甚微。
D.“国学”按内容分类,初为三类,后又加经世、科技之学,明显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船魂
王海洋
夕阳西下,晚风渐起。乌蟒河缓缓而流。
河对岸静泊着水泥船,岸上还是低矮的小茅棚,它们的主人还是艄公何大伯吗?
何大伯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当年我和母亲去外婆家,搭的就是他的船。我和同船玩闹的另一个孩子都落水了。何大伯跳下水,救起了我,另一个孩子却让激流永远地卷走了。那是他自己的孩子小驹儿呀……
何大伯,今天我看你来了。
可是,我却怕何大伯认出我来。
一个老者走出了小茅棚,望望对岸。船过来了。是何大伯!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
他老了,背弯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深深的愧疚压着我的心,假如他的驹儿不被激流卷走,假如他的第二个儿子还在他身边……
何大伯看了我一眼,扭过头,说了声:“上船吧,同志。”
难道他真不认识我了?我工作了,成了一名年轻的法官,已有9 年没来看他了。不认识也好,哦,不,也许怪我没先叫他,可是……
上了船,他只是摇桨,默不作声,我打破了宁静,说:“今天没什么风浪嘛,老人家。”
“有风浪也不怕,撑船的怕什么风浪?”声音沙哑,却带着当年的豪气。
船到河心,夕阳已落,河水一片混沌。“这水比以前浑多了。”我说。
清也好,浑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何大伯接过我的话,眼睛却不看我,只是摇桨。
“还要有像你这样的老艄公才行啊。”我说。
“不行,老喽。再干6年,我小儿子白龙回来啦,就交给他。”
他说得那样平静,我的心却提上嗓子眼,不敢看他。
船到岸边,我身上没零钱,只好掏出一张百元钞给他。
“怎么,用大票子吓我?”他露出一丝笑意。
他边点钱边说:“现在我烟酒都断了。等儿子回来,我想买条新船。”
“买条新船好啊。”我说。
“只是,我看,光靠我这条船不行啊。”大伯叹了口气:“别看我老了,但还看得清。你看,有些伢仔整天不务正业,偷吃扒拿,就是不上过日子这条船;有的当干部,不但不吃苦在前,还多吃多拿,坑害百姓,不给政府撑好船。最叫我憋气的是政府要法办,让他们吃点苦,受点教育,家里还护着,请客送礼,替他们开脱。要我说,没有政府这条大船,老百姓的一河清水就让他们搅浑了,迟早他们把自己给呛死。”
我边听边点头赞许。何大伯,你或许不知道,你的小儿子白龙的案子就是我判的啊。20年前,你为了救我失去了大儿子驹儿,可是后来,我却没给你的小儿子白龙留一点情面……
“哦,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我这人瞎啰嗦。”
我百感交集下了船。回望对岸又有人朝河边走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复又上船,“老人家,我想帮你摆一次渡。”
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我抓过竹篙,一头抵向岸边。
一双手,一双厚实、温暖的手死死地捂住了我拿竹篙的手。
我扭头看他,他却侧脸,目光投向了远方浩渺苍茫的水面,嘴中嗫嚅着什么……
良久,他才转身,老泪纵横,那双手把我的手捂的更紧了:“你……你……哦,同志,要给老百姓做条好船啊。”
(摘编自《小小说》)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夕阳西下,晚风渐起”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凝重的氛围。
B.小说对何大伯的肖像描写,一方面说明何大伯年纪的变化,同时也说明了何大伯经历的种种生活磨难,读来令人动容。
C.小说的语言质朴无华,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增添了小说真实性,省略号的多处运用,恰到好处,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
D.小说中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坐船,因为“我”对何大伯既感激又愧疚,其中也包含何大伯因年老眼花没认出“我”的遗憾。
【小题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清也好,混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
【小题3】小说结尾写“我想帮你摆一次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至1956年美国达特芳斯学院的一次研讨会。作为一门涉及了计算机、数学、认知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型技术学科,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获得了发展和应用。60多年来,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其概念也随之扩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温斯顿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即那些使知觉、推理和行为成为可能的计算的研究。此后,罗素和诺维格将不同领域学者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归纳为两个中心(“人”与“理性”)和四个途径:第一,像人一样思考的系统;第二,像人一样行动的系统;第三,理性地思考的系统;第四,理智地行动的系统。
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收获期”,各种应用层出不穷。
(摘编自刘滢、陈明霞《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的行动与思考》)
材料二:
回望2017年,美国硅谷科技企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且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去年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在人机大战中轻松获胜,但人类的对手并非处于巅峰状态,让许多人留有期望。此外,无人驾驶技术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战略制高点,除谷歌、优步、特斯拉等科技公司在这一领域发力,奔驰、奥迪、丰田等传统汽车厂商也在竞相投入巨资研发。如果无人驾驶汽车真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将给相关行业带来巨变。在医疗领域,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今年初公布了一项诊断皮肤癌的算法,经过训练,算法的表现已经可以媲美专业皮肤科医生。虽然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只是限定在各自领域中,尚不具备通用性,但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迟早会发展到那一步,应未雨绸繆。
(摘编自吴晓凌、叶在琪《硅谷人工智能发展三大趋势》)
材料三:
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城取得重要进展。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推动成立跨部门工作组,探索建立国家人工智能工作推进机制,统筹人工智能相关战略规划、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组织推进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同时要成立跨部门跨学科专家委员会,推动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法律、伦理等社会问题开展研究,定期评估技术演进、产业发展态势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与影响。此外,还要加大政府对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基础专利共享平台等各类公共平台,并依托产业基全、众创平台等,探索建立创业投资机制;推动各类高校的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梳理与数学、计算机、生物等相关交叉学科之间的关系,重点培养具有创新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摘编自尹吴智《美国人工智能对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启示》)
材料四:
各类人工智能公司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现状》)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于计算机、数学等,人工智能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发展和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B.除了温斯顿教授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外,罗素和诺维格又拓展了其内涵,提出了两个中心和四个途径的观点。
C.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在人机大战中,在还没有处于巅峰状态的情况下,仍轻松击败了人类。
D.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海量的数据,开放的市场、巨大的需求和技术能力相结合的独特优势。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由于人工智能涉及了诸多领域,这也使得各领域的研究者们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得出了很多截然不同的定义内容。
B.美国硅谷科技企业和奔驰等传统汽车厂商瞄准无人驾驶汽车的商机,斥巨资进行研发,这势必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C.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只能适用于各自领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的人工智能也许会实现其技术的通用性。
D.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加之在该领域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E. 由材料四可知,在各类人工智能公司数量上,机器学习(应用)公司数量最大遥遥领先于其它公司而处于霸主地位。
【小题3】为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需要做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根据材料做概括说明。

4.情景默写(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家熟悉的诗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分”出自《诗经·采葛》。在《诗经·氓》中也写到,女子爬上那倒塌的土墙,“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女子未见思念之人时的伤心难过。
(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冲也有意境相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5.材料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患。——刘向
②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
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④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语言表达(共2题)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青睐高科技产品和保健品,___。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和营养专家马克·华伟士就曾特别指出:“中国人晒太阳太少了!”特别是一些年轻女性很怕被太阳晒黑皮肤,只要出门使离不开眼镜、遮阳伞、防晒霜、长裙、手套等,___。其实,烈日下的阳光确实需要做些遮挡,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避开所有的阳光。___,人的新陈代谢增强,细胞增长得到促进,皮肤营养反而会得到改善。

12.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共享单车使用便捷,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低碳环保。因此,只要大力推广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推广共享单车可以根除机动车排出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随着共享单车的逐渐普及,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就能得到解决。

①推广共享单车未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4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