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罪愆(qiān) 垝垣(guǐ) 淇水汤汤(dàng) 渐车帷裳(cháng) |
B.奢靡(mí) 淇水(qí) 既往不咎(jiū) 夙兴夜寐(sù) |
C.斑鸠(jiū) 装载(zài) 隰则有泮(xí) 其黄而陨(yǔn) |
D.侘傺(chì) 芰荷(zhī) 岌岌可危(jí) 雨雪霏霏(fēi) |
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______。______,______;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______。因此说, ______。
①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
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
④《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⑤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______。______,______;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______。因此说, ______。
①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
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
④《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⑤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A.②③①⑤④ | B.④③①⑤② | C.③②①④⑤ | D.⑤③④②① |
3.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蛾眉 灵修 光怪陆离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B.杂糅 夙愿 屈心抑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C.绳墨 鸷鸟 河清海晏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D.昭示 邂逅 虎视耽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2.诗歌鉴赏- (共4题)
6.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2】诗的最后四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为“咏怀”,却以鸿鹄起兴,营造一种空灵阔大的意境,而且为后文张本,托物言志。 |
B.开头两句连用三个“飞”字,既生动描摹了鸿鹄群飞远举的景象,又富有诗歌韵律节奏之美。 |
C.“朝”“夕”两句与《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写法和意图神似。 |
D.本诗语言清丽、流畅而华美,但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显现出旨趣遥深、高古清奇的艺术风格。 |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小题1】诗歌是如何围绕“悲愁”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简要解说诗歌的写作风格。
悲愁歌
(汉)刘细君①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②为室兮旃③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④兮归故乡。
(注)①刘细君,西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元封年间被封为公主,远嫁西域,给乌孙国国王昆莫做妻子。②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③旃:同“毡”。④黄鹄:即天鹅。【小题1】诗歌是如何围绕“悲愁”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小题2】简要解说诗歌的写作风格。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诗歌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哀郢①(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凤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②,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①郢,战国时楚国都城。②灵均:屈原的字。【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接”“最长”“争强”等词表明楚国国运由来久长,也曾有过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的发展鼎盛时期。 |
B.诗人以章华台歌舞之短暂与云梦泽风烟之永恒的强烈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无情。 |
C.“灵均恨”,既是屈原在《离骚》中所无法尽情宣泄的家国之恨,也是陆游所要表达的与屈原相同之叹。 |
D.整首诗作者以叙述起笔,以议论落笔,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景物的描写中抒发炽烈的情怀。 |
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些乐趣?
读《山海经》(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朴素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 |
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的是拟人手法,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 |
C.“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两句,描写了风吹面不寒,雨润衣不湿,和风细雨令人神清气爽的情景。 |
D.最后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了隐居读书的感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
3.情景默写-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4道)
情景默写:(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