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 | B.①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③④ |
A.岑(cén)寂 尺牍(dú) 咬文嚼字(jiáo) 下乘(shèng)之作 |
B.回溯(sù) 降服(xiáng) 虚与委蛇(yí) 得鱼忘筌(quán) |
C.陶冶 (yǐ) 讥诮(qiào) 海市蜃(shèn)楼 锱(zī)铢必较 |
D.怂恿(sǒng) 辖制(xiá) 瘦削(xiāo) 削足适履(xuē) |
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 ,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然而,真实的实验却是繁复而冗杂的。
A.蒿(gāo) | B.渍(zì) | C.绞(jiāo) | D.冗(yǒng) |
A.储(zhǔ)粟 轻飏(yáng) 流憩(qì) 舸(kē)舰迷津 |
B.熟稔(rěn) 盘桓(huán) 懿(yì)范 云销雨霁(jì) |
C.帝阍(hūn) 叨(dāo)陪 蜩(tiáo) 决(xuè)起而飞 |
D.逋(bū)慢 榆枋(fáng) 洗(xiǎn)马 终鲜(xiān)兄弟 |
A.“青春激流打起的第一个浪头在内心渐渐平伏了。孙少平甚至感到了一种解脱的喜悦。他似乎觉得自己的精神比原来还要充实一些”,这里的“第一个浪头”指少平和郝红梅的故事。 |
B.孙少平在外打工时,有一处写他在枕头边发现了一张二指宽的小纸条,上面写着“不要见怪,不要见外。田。”这里的“田”指的是田晓霞。 |
C.金波,是孙少平的朋友,他爱上美丽的藏族姑娘,最终决定抛弃一切,前往青海追寻当年的美好爱情,并终于与藏族姑娘结成连理。 |
D.王满银,是孙兰花的丈夫,不安于现状,喜欢走南闯北,很少承担丈夫与父亲的责任,后来幡然醒悟,回归家庭。 |
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
B.逮(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
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
D.彩(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的最为重要的道家代表人物,世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
B.陶渊明,名潜,字渊明,诗歌作品有《归园田居》、《将进酒》等。 |
C.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不幸英年早逝。 |
D.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湖南凤凰人,苗族。主要作品有《湘西散记》、《长河》、《边城》等。 |
A.引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引瓯越 |
B.请息交以绝游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D.门虽设而常关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谨拜表以闻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以八千岁为春 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⑧耕植不足以自给 ⑨诸侯以惠爱为德 ⑩倚南窗以寄傲
A.①②/③⑥/④⑦⑩/⑤⑨/⑧ | B.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 |
C.①④/②⑥/③⑦⑩/⑤⑨/⑧ | D.①⑥/②④/③⑦⑩/⑤⑧/⑨ |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汤之问棘也是已 |
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此小大之辩也 |
2.句子默写- (共1题)
(1)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泉涓涓而始流。
(3)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
(4)闾阎扑地,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
(5)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3.诗歌鉴赏- (共1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小题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雄,十五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而曳之,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二十一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去于庭中,直上有木三十余尺,鼓翅哀鸣,飞而栖其树颠。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畏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里东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必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于群,群皆妒焉,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取材于李翱《李文公集》)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貌若营群 营:迷惑 |
B.而延颈喔咿 延:伸长 |
C.义而介焉者 介:独特 |
D.尚不与俦焉 俦:做伴 |
A.而又狎乎人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B.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其孰能讥之乎 其一曰见食命侣 |
D.客鸡义勇超于群 师不必贤于弟子 |
A.已而竞还啄其粟——赶走(它)之后争着回来啄食那些粟米 |
B.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难道不受它的好处就可以背叛它的情义吗 |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家里的六只公鸡没有敢单独(和它)较量的 |
D.昔日亦犹是焉——以前也是这样的 |
A.截冠雄鸡因外形独特而招人喜爱,受到群鸡的妒忌,不愿与它同食。 |
B.截冠雄鸡虽然勇猛好斗,但势单力孤斗不过群鸡,总是被群鸡孤立。 |
C.虽然被群鸡孤立,但截冠雄鸡在见到食物后还是招呼同伴一起享用。 |
D.作者由截冠雄鸡的遭遇联想到人世间一些类似的事情不禁发出感叹。 |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校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饶,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颜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小题1】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项是()
A.游说 |
B.说和 |
C.话说 |
D.学说 |
A.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
B.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
C.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
D.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人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的精神。 |
A.“墨梅”是用水墨画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
B.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时期。 |
C.倒数第3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
【小题5】本文倒数第3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小题6】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命题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