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①我的同桌学习非常认真,每堂课都仔细听讲,课间的几分钟也在安之若素地写作业,神情十分专注,因此学习效率极高。
②我们既要对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又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保持警觉,审时度势,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稳中求进,行稳致远。
③防范并化解风险,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凡事先从坏处着想,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把握主动权。
④一部反映西南联合大学的电影《无问东西》日前在各大影院上映,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到电影院观看的人座无虚席。
⑤尽管某歌手因负面新闻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多次批评,但不少的粉丝仍然对他穷追不舍,为其行为百般辩护。
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越要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原则错误。
A.②③⑥ |
B.①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⑤⑥ |
A.石济高铁正式开通,两地旅行时间从原来最快约四个小时缩短到约两个小时左右,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中的“四横”完美收官。 |
B.如果我们有了过硬本领,就能够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把伟大的事业推向新境界。 |
C.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内涵价值与国际声誉。 |
D.韩国统一部确认,朝鲜同意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高级别会谈,讨论韩国平昌冬奥会参赛事宜以及韩朝关系改善等问题。 |
A.一位好朋友的新居刚刚落成,就诚挚邀请我到他的新居看看,我说:“一定会赏光的”。 |
B.李教授病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亲切地和他聊天,说道:“欣闻康复,特致祝贺之忱。” |
C.张强发了一则寻物启事:本人不慎在学校餐厅丢失一串钥匙,如有拾到者,请及时奉告。 |
D.吴医生治好了不少患者的顽疾,有一位患者送了一面锦旗,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
2.诗歌鉴赏- (共1题)
临江仙·都城元夕①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②。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②觚棱:宫殿的屋脊。
【小题1】以上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开篇写眼前所见汴京元宵夜之景,灯火辉煌,华丽的车马云集,一派热闹景象。 |
B.词人以想象中的仙境来比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认为汴京元宵之夜之美宛如神仙境界。 |
C.下片写羁旅之愁,上片越是写的繁华热闹,反而越表现出词人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 |
D.词人看到了“江南客”的憔悴面容,想到自己羁旅之苦,于是从繁华回到凄冷中来。 |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晋商具有开放经营的历史渊源
晋商是指发端于明初、发达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至明末清初,集中在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号生意兴隆,这一时期是晋商最辉煌的时期。五百年的晋商辉煌,得益于其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的开放性。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是晋商开放经营的具体体现。
为引进人才实行“经理制”。晋商商号职员的设置历来“因事设人”,从不“因人设职”。在普通员工的选择上,晋商秉持开放的人才选用机制和观念。因为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的经营模式难免出现管理效率低、内部运营成本高昂的弊病。晋商以开放的经营智慧,创新人事管理制度,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制”,突破了所有者自身能力的限制,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运营机制。在“经理制”下,财东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是授予掌柜资金运用权、职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委托掌柜具体管理。财东充分信任掌柜,令其放手经营。“经理制”打破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闭经营管理模式。经理人的选择突破了家族、宗族、本村的固有限制,是晋商开放意识在企业管理上的具体体现。
为引进资金实行“股份制”。晋商的“股份制”萌芽于明代,大兴于清代。晋商早期实行的独资制、贷金制、朋合制和伙计制,远远不能满足大商业、大流通下的资金需求。晋商适时调整,不拘泥于本家、本族、本地拓展融资渠道,广纳闲资,形成“股份制”这一开放的资本组织形式。开放的股本结构,使晋商突破单纯依靠自身资本积累的局限,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充实资本,形成互利共赢、风险共担、休戚与共的接近现代股份制的商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财东对企业财产控制权与财东个人财产控制权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财东将其个人私有财产作为股本投入商号、票号,与其他出资者的资本融合为一体成为企业资本时,便失去了这部分资金的自由支配处置权。作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晋商股份制已明显不同于独资、一般合伙等传统企业制度,而更多体现了现代企业精神,也体现出晋商开放的经营思路与高超的管理智慧。
晋商还开创了“人身顶股制”这一独具特色的人才激励机制。经理的身股和财东的银股一样具有分红权,内部员工也有一定的身股,并据创造价值的大小酌情增减。这种将员工利己性动机与商号经营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制度设计,蕴含着企业与员工利益共享的开放的大利益观。
(王清宪《发掘晋商精神的现代价值》,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商在职员设置上往往是凭事用人,绝对不会设置闲赋的职位而人浮于事。 |
B.财东充分信任掌柜,和掌柜一起管理资金运用、职员分配、业务经营等事务。 |
C.“股份制”开放的股本结构,改变了我国数千年“公财与私财不分”的商业习惯。 |
D.“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使财东失去了个人私有财产的自由支配处置权。 |
A.文章从三方面阐述晋商开放经营的历史渊源,深刻论述了“经理制”与“股份制”。 |
B.文章由“引进人才、引进资金”使晋商获得了发展动力,引出论证的分论点。 |
C.晋商实施“经理制”的原因是晋商在各地广设分号,机构日趋庞大,难于管理。 |
D.晋商实行的“股份制”,作为一种融资和收益分配制度,体现了现代企业精神。 |
A.明末清初,太谷、祁县、平遥一带的票号生意兴隆,得益于企业制度的开放性。 |
B.晋商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理制”,打破了传统血缘关系的封闭管理模式。 |
C.如果晋商的资金能够满足大商业、大流通的资金需求,就不会实行“股份制”。 |
D.晋商将员工利己动机与商号经营效益结合在一起,激励员工创造利益的积极性。 |
材料一:
根据(知识付费经济报告)的数据,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这里的知识付费不是传统意义上花钱买书、参加培训班等,而是指知识经济时代,购买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
目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群体达数千万,同样达到千万量级的,还有活跃在喜马拉雅FM、得到、分答等知识付费平台的知识供给者。“听,见真知”“碎片时间,终身学习”……虽然这些平台的口号不同,但背后的逻辑都很相似:作为中介,释放不同领域学者、专业人士等的认知盈余,以高效率的优质知识为卖点,让知识变现更加快捷。
(摘编自《优质的知识有价值成为共识》)
材料二:
知识付费,付费的可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有人帮你消化一本书,然后讲给你听,这就是服务;再比如,一些大V开设小密圈,帮你挑选出精准优质的信息,你可以付费加入,这种挑选,也是一种服务。
知识付费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知识本身是不值钱的,那是百度、谷歌甚至知乎可以做的事情,是免费的,但将知识包装为产品和服务就是值钱的。所有学习产品的商业模式,无外乎都是某种服务,或者承载这些服务的交易平台。
目前市面上的知识付费产品,其实可以按照服务的不同类型来区分。这些类型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学习中的痛点。(如下表)
(摘编自孙圈圈《知识付费,是不是伪命题?》)
材料三:
一付费一收听,就误以为学到了知识,其实离真正的掌握知识差了十万八千里,你以为买到的是知识,其实买到的是“知道”。你以为买到的是掌握,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对于绝大多数人,听再多知识付费内容都不可能成功,因为都是二道贩子的产品,听着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够系统,且失真。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摘编自拾遗《大部分知识付费都是大忽悠》)
材料四:
知识付费(这里是广义的,包括材料二提到的4个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服务,是有价值的。很多人诟病它,说不如去看书。但实际上,我们大学里面的学习,也从来不是自己去看教材的,而是听老师上课、听大咖做讲座的。更何况时代变化这么快,我们都不敢说学习一定只有看书才行的,学习的形态其实一直在演变。
而学习产品(知识付费产品),付出的最大成本根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学习产品要想发展得更良性,首先需要设计体系化的学习内容,越是碎片化时间学习,越需要体系化内容。第二要设计帮助用户结合实践的产品,让用户能够以最低的学习成本来“学以致用”,一定是学习产品的发展方向。第三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习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根据他们的优劣势、工作的需要来个性化设计。
(摘编自36氪《从教育角度观察,“知识付费”行业是不是好生意?》)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是指用户为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进行付费的行为,目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和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提供者数量都达到了千万级。 |
B.知识付费产品按照服务类型,主要分为“资讯”“知识”“课程”“个性化咨询”四种,它们都能针对我们学习中的一些痛点,进行有效的解决。 |
C.购买了知识付费产品并不一定能真正获得知识,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经过了产品化加工之后,会出现知识不够系统,而且失真的情况。 |
D.由于学习形态的不断演变,知识付费作为一种学习服务肯定具有存在价值,但是知识付费要想良性发展还需要在产品内容上进行更科学的设计。 |
A.知识付费行为的存在,证明知识产品是有经济价值的,因此,今天高效率的优质知识都能在知识付费平台快捷地变现,实现它们的经济价值。 |
B.根据材料二可知,要想开发一个“课程”类的知识付费产品,无论是在线课程还是训练营,课程效果是考量其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 |
C.材料三认为现在的知识付费产品普遍存在知识不够系统的问题,材料四在思考知识付费良性发展时,首先考虑了要设计体系化的学习内容。 |
D.知识和知识付费产品是两个概念,在今天,知识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免费获得,而知识付费产品必须付费,是因为知识付费产品比知识更有价值。 |
E.因为人们进行知识付费学习主要是“利用碎片时间,终身学习”,所以知识付费产品付出的最大成本根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
4.情景默写- (共1题)
(1)杜甫《登高》中写自身白发日多,护病断饮,愁绪难以排遣,从而使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官员百姓皆可进谏并将获得赏赐,其中,获得“下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泊秦淮》中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极力渲染水边夜色清冷朦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材料作文- (共1题)
材料一:本月中,上海市教育部门披露,今年9月开学时,上海各区都将有学校试点使用“电子书包”,再过两三年,“电子书包”可能会完全取代纸质课本。6月16日,上海静安中心商业区挂起了一块“新华书店”的招牌,这一看似普通的事件,却被当地媒体称为“实体书店又一次奏响振兴之音”,一间新华书店的开张便被赋予了某种重要的“复苏”和“振兴”的含义。
材料二:在百度网上,有网友提出一个问题:“谁能总结一下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优缺点?”网友“萌之萤火虫”回复说:“纸质书方便涂写、阅读舒适、有真实感,但是,不便于携带和整理;而电子书的优点是携带方便、制作成本低、易于传播、信息量大,缺点则包括消息容易丢失,长时间阅读对眼睛有较大的伤害等。”这一对比或许不甚全面,但是,也基本概括出一般读者对两种阅谈载体的基本感受。
数字化阅读与传统书籍阅读的争辩由来已久,面对愈演愈烈的“电子书”与“纸质书”的交战,你特何种态度?请根据材料立意,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语言表达- (共1题)
有心理专家分析,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的“自己”,其实是心中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而实际生活中的“自己”,则有可能是“平凡、简单、朴素、实在”的路人。因此,朋友圈里越“晒”什么,就一定表明自己内心越“缺乏”什么,习惯“炫富、秀幸福”的人,他的现实生活和“朋友圈生活”一定存在巨大反差;相反,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拥有着精神富足、生活幸福、低调而充实的人生。
①朋友圈里越“晒”什么,不一定就表明自己内心越“缺乏”什么。②
③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