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16分)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图)

材料三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四: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4分)
(2)材料二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 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2分)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3分)
(4)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3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4分)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图)

材料三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四: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4分)
(2)材料二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 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2分)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3分)
(4)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3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4分)
2.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A | 1524年有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 西班牙成为世界工业生产中心 |
B | 清代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C |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1866年后又经过了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 | 英国已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
D |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内乱之原因》中提及:“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 | 孙中山认识到军阀和帝国主义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障碍 |
3.
观察下列两幅图:(14分)

(1)“埃土舰队被歼”是指埃及、土耳其在出兵 时被 、 、 三国海军歼灭。(4分)埃及出兵此国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为下列三幅图片写出说明,要求能够体现三幅图片之间的联系。(6分)



(1)“埃土舰队被歼”是指埃及、土耳其在出兵 时被 、 、 三国海军歼灭。(4分)埃及出兵此国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为下列三幅图片写出说明,要求能够体现三幅图片之间的联系。(6分)



4.
康熙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阅读下列康熙帝的诗作,回答问题:(20分)
诗一

诗二

诗三 诗四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康熙帝的这四首诗,分别和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4分)
①诗一: ;②诗二: ;
③诗三: ;④诗四: 。
(2)(接上问)从康熙帝的经历看,他解决这四个事件的顺序是: (2分)
(3)康熙帝还写过一首“咏昭君”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⑥迂。开诚示异族⑦,布化越荒途。”(⑥饵术:汉文帝时贾谊提出用“五饵”,即用美食、鲜衣、联姻等五种方法,招抚匈奴,使之不再进犯汉朝。⑦异族:此处指蒙古各部。)据此,指出康熙帝对蒙古各部的态度,并据史实印证。(4分)(史实举出1例即可)
(4)根据上述诗及相关史事,概括指出康熙帝的治国理念及其治国举措的历史功绩。(6分)
材料:(康熙二十三年)戊寅,上次曲阜。已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贤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详,赐官助教。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
——《清史稿》
(5)结合材料说说康熙帝对孔子和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态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诗一

诗二

诗三 诗四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康熙帝的这四首诗,分别和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4分)
①诗一: ;②诗二: ;
③诗三: ;④诗四: 。
(2)(接上问)从康熙帝的经历看,他解决这四个事件的顺序是: (2分)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④②① | D.④③①② |
(3)康熙帝还写过一首“咏昭君”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⑥迂。开诚示异族⑦,布化越荒途。”(⑥饵术:汉文帝时贾谊提出用“五饵”,即用美食、鲜衣、联姻等五种方法,招抚匈奴,使之不再进犯汉朝。⑦异族:此处指蒙古各部。)据此,指出康熙帝对蒙古各部的态度,并据史实印证。(4分)(史实举出1例即可)
(4)根据上述诗及相关史事,概括指出康熙帝的治国理念及其治国举措的历史功绩。(6分)
材料:(康熙二十三年)戊寅,上次曲阜。已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贤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详,赐官助教。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
——《清史稿》
(5)结合材料说说康熙帝对孔子和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态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2.单选题- (共36题)
6.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据此判断以下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
B.把信仰本身树立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开始人自己同上帝直接对话 |
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
7.
加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B.加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
12.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
18.
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首先改革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没收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阶层的土地 | B.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
C.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 D.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占据了大部分土地 |
19.
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21.
下列措施属于阿里改革中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①设立高级国务会议 ②实行地方自治 ③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④压制马木路克势力 ⑤打击宗教长老势力
①设立高级国务会议 ②实行地方自治 ③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④压制马木路克势力 ⑤打击宗教长老势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24.
《旧唐书》载,贞观年间,“绝域君长①,皆来朝贡;九夷重译②,相望于道。”①绝域君长:指各个国家。②九夷重译:指各国翻译人员。)《旧唐书》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唐朝
①国势强盛
②成为世界中心
③对外开放
④国际影响深远
①国势强盛
②成为世界中心
③对外开放
④国际影响深远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④ |
26.
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 |
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 |
27.
唐太宗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治国理念。为此,在社会民生方面,他强调
①无为之治,天下息兵 ②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③仁义为本,慎用刑法 ④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①无为之治,天下息兵 ②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③仁义为本,慎用刑法 ④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 |
30.
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欧洲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列宁说的“不同的办法”是
A.创办劳动解放社 | B.建立苏维埃政权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实行农业集体化 |
34.
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 )
A.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 | B.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 |
C.主张按照人的出身来确定社会分工 | D.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 |
35.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作琅琊台,立石刻”。图2为琅琊石刻拓本,内中有“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字样。这些文字内容反映出秦始皇立琅琊石刻是为了

①宣示皇帝权威 ②宣扬君民同乐
③强调国家统一 ④推行郡县制度

①宣示皇帝权威 ②宣扬君民同乐
③强调国家统一 ④推行郡县制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29题)
45.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百家争鸣”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儒、墨、道、法等学派既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52.
Neither side is prepared to talk to_______ unless we can smooth things over between them.
56.
Studies have long shown that our heart rates and anxiety levels rise and fall ______ on the speeds of the music we hear.
57.
Studies show that _____ good health depends on _____ balanced diet and plenty of rest and exercis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36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