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2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及赵普专相,劝上革去其弊。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
——《文献通考》
材料三:(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急。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甚可惧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
(2)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四,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利与弊。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完成(1)~(3)题: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2.选择题(共7题)

3.
唐代诗坛群星灿烂,其中被后人尊为“诗圣”的是( )
A.李白B.杜牧C.杜甫D.白居易
4.
据记载:宋太祖立“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防地,将领不随军调动。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重用功臣宿将
B.实行兵农合一
C.让士兵得到锻炼
D.防止武将专权
5.
岳飞词云“靖康耻,犹未雪。”“靖康耻”是指( )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B.金军掳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C.宋高宗解除岳飞兵权D.南宋与金达成协议
6.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与宋代哪一国策有密切关联( )
A.创设科举B.改进活字印刷C.重文轻武D.鼓励海外贸易
7.已知函数f(x)=2sinx+1.

(Ⅰ)设ω为大于0的常数,若f(ωx)在区间 {#mathml#}[π2,2π3]{#/mathml#} 上单调递增,求实数ω的取值范围;

(Ⅱ)设集合 {#mathml#}A={x|π6x2π3}{#/mathml#} ,B={x||f(x)﹣m|<2},若A∪B=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8.已知函数f(x)=2sinx+1.

(Ⅰ)设ω为大于0的常数,若f(ωx)在区间 {#mathml#}[π2,2π3]{#/mathml#} 上单调递增,求实数ω的取值范围;

(Ⅱ)设集合 {#mathml#}A={x|π6x2π3}{#/mathml#} ,B={x||f(x)﹣m|<2},若A∪B=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9.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其作者是( )
A.苏轼B.郭守敬C.赵孟頫D.张择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