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重庆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定时作业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1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6

1.简答题(共1题)

1.
小李要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
(1)量筒量取_______mL 98%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成100g 19.6%的稀硫酸。
(2)将上述配成的稀硫酸全部加入盛有10g合金样品的烧杯中,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产生氢气质量为______g。
②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解答过程,精确到0.1%)

2.单选题(共9题)

2.
下列变化中一定蕴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用清水漂洗衣服
C.湿衣服晾干D.净水时投药消毒
3.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铝属于合金的一种,有着广泛的用途
B.切过肉的菜刀比切过蔬菜的菜刀更耐腐蚀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也是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D.制作沉重的机床底座时应努力实现用纯铁替代钢
4.
右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
B.改用二氧化碳进行该实验也能看到完全相同的现象
C.点燃酒精灯前应持续通入CO防止发生爆炸
D.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能算出参加反应的一氧
化碳的质量
5.
下列物质:①鸡汤②矿泉水③酒精④生理盐水⑤面汤,不属于溶液的是
A.②④B.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6.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所以有毒
B.氧气易溶于水,所以鱼能生存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性质相似
D.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加溶剂体积
7.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发生反应
B.实验室收集氧气后验满
C.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D.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8.
下列洗涤原理与汽油除油污原理相同的是
A.洗发水洗头B.洗洁精洗碗
C.水洗试管内的高锰酸钾D.肥皂洗衣服
9.
下列有关溶液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水任意部分味道相同B.氯化铁溶液为浅绿色
C.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不是溶液D.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速度较快
10.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野外遭遇火灾,逆风而行,更方便逃离火海
B.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安装在炉灶下方,更有利于及时发现泄漏
C.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立即倒入蔬菜
D.将木柴架空有利于篝火烧得更旺

3.填空题(共7题)

11.
从右图实验可得出铁生锈与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

铁栏杆最常用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_。其实铁锈还可以“回炉”重新制成铁,若将其用于工业炼铁,其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12.
实验开放日,小江抽到了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1)他将铝片投入稀硫酸中,没有明显现象,则在投入之前铝片已发生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反应。
(2)现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铝片、铜片和铁片,从下列药品中选一种来验证三者的活动性顺序,一定不能够选择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可多步实验)
①稀硫酸  ②硫酸铝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  ④硫酸亚铁溶液
(3)将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充分反应后,溶液为无色,则容器内一定含有的固体有___________(填名称)。
13.
夏天里,来一瓶冰镇汽水,凉快又解渴。小明对汽水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行了以下活动。

(1)小明打开汽水瓶塞,产生了大量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使气体的溶解能力变小。他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2)小明选用图一装置自制汽水,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对上述实验的食用安全性提出质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食用柠檬酸溶液加热后能产生二氧化碳,他将装置改为如图二所示。该装置中导管下端伸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他们发现制得汽水口感远不如市售汽水。再次查阅资料得知,食用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和食用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请补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C6H8O7+3NaHCO3=C6H5O7Na3+3_______+3CO2↑。经过讨论,他们最终采用图三装置制得了可口的汽水。
14.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酒精溶液中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水中加入生石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
(3)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
(2)现有某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测得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它们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欲除去固体A中含有的少量B杂质,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5)下列实验一定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t0℃时,将30gA加入50g水中形成A的饱和溶液
②t1℃时,将70%的A溶液稀释成10%的A溶液
③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最多
④t0℃时,将饱和的C溶液恒温蒸发20g水,析出固体质量一定为12g
16.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习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贴春联。因为墨汁中的碳单质常温下具有______________,使得春联能贴在门边长久而不褪色。
(2)元宵节泼铁水。你认为有关铁水制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B.制铁水用的“铁”,生铁比纯铁更好
(3)春节喝糖水,一年甜蜜蜜。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现在20℃下用蔗糖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该蔗糖溶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若要让蔗糖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办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内加入适量水
②烧杯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固体
③烧杯内加入适量硝酸铵固体
④恒温蒸发适量水
⑤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和镁条
17.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食盐水里,经发酵而成。
(1)现要配制50克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如下图,其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
②称量:若将物品和砝码放反,则实际称得NaCl质量为___________g。(1g以下用游码)
③量取:用__________(填“10”、“50”或“100”)mL量筒量取水。
④溶解
(2)下列操作一定能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称量时,天平指针左偏  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④装瓶时,有部分溶液洒出
(3)泡好泡菜的关键之一是密封性要好,这样才有助于泡菜水发酵。其中,发酵的过程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缓慢氧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