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①②③④⑤五个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用试管取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震荡 | 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 | 溶液呈碱性 |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____ |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3.简答题- (共1题)

(1)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够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某课外小组需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做实验,怎样使已结块的硝酸钾固体尽快溶于水中?请提出你的操作建议。
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汽水(用塑料瓶盛装)里溶有二氧化碳气体,它需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为使气体能迅速逸出,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7题)
A.它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
B.它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其该合金中金属成分单质的硬度更小 |
C.它与其他金属材料一样都具有导热性 |
D.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经一定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A. 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 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Cu2+
C.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
D.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A.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
B.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此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
C.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该物质,恒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
D.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

A.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
C.t2℃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g |
D.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
A.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 |
B.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C.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D.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
A.![]() |
B.![]() |
C.![]() |
D.![]()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A. 若甲、乙均为化合物,则丙不可能为单质
B. 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 若该反应是氧化反应,则甲或乙一定为氧气
D. 若丁为水,则甲、乙至少有一种物质为酸或碱
A. 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B. 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蒸煮后食用
C. 腌制的泡菜虽然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D. 有的指甲油中国含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尽量少用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
B.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 |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
D.多使用含磷洗衣粉 |
5.选择题- (共9题)
多雨的江南
江南多雨——呵!我多雨的江南
多雨的江南的雨
是无声的极细极细的雨
多雨的江南的雨
是不知不觉便湿了窗棂和花裙的雨
多雨的江南有泥泞的小路
有叼鱼郎掠过时滚动着水珠的团荷
有散发着温热气息的水牛粗糙的皮肤
有湿润的故作愁态的紫丁香和野百合
有带点儿哑声的小花狗亲昵的嗓音
有不肯上升而四处弥漫的柴草淡蓝色的烟气
有平静的游鱼吐出一圈圈的泡沫的池水
哦,多雨的江南有恬静的积雨云般的思绪
多雨的江南有好多好多湿漉漉的记忆
有采莲船摇荡的记忆
有地米菜清苦的记忆
有桃花溪中洗衣的姐妹悄声说话的记忆
有杨柳岸边忧愁惜别的记忆
有河面上雨丝编织着火把和吆喝的记忆
有纸伞斜撑跋涉于泥泞的记忆
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繁多
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酸涩而又甘甜
江南是多雨的——我的多雨的江南
多雨的江南的土地有好多好多的种子
多雨的江南的雨总在细细密密地同种子议论着
萌发的机缘……
①完善了行政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完善党纪党规,健全法治监督
③创新监督形式,完善了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④这是党领导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当a=3,b=﹣1时
(1)求代数式a2﹣b2和(a+b)(a﹣b)的值;
(2)猜想这两个代数式的值有何关系?
(3)根据(1)(2),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a=2008,b=2007时,a2﹣b2的值吗?
当a=3,b=﹣1时
(1)求代数式a2﹣b2和(a+b)(a﹣b)的值;
(2)猜想这两个代数式的值有何关系?
(3)根据(1)(2),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a=2008,b=2007时,a2﹣b2的值吗?
当a=3,b=﹣1时
(1)求代数式a2﹣b2和(a+b)(a﹣b)的值;
(2)猜想这两个代数式的值有何关系?
(3)根据(1)(2),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a=2008,b=2007时,a2﹣b2的值吗?
6.填空题- (共4题)
(1)铜粉(锌粉)_____,_____;
(2)FeCl2溶液(CuCl2)_____,_____。

品名 | ×××× |
配料 | 鸡蛋、面粉、白砂糖、柠檬汁、植物油 |
保持期 | 90天 |
(1)配料中主要能提供蛋白质的是 .
(2)柠檬汁中富含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 .
(3)配料中除白砂糖外,主要含有糖类物质的还有 ,是人体所需 的主要来源.
(4)各配料中的主要营养物质都属于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 。
(2)可用 (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4)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 。
7.实验题- (共2题)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_____。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_______。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果 |
物理方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假设三成立 |
化学方法 |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______ | 假设三成立 |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