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宋宅初信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586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9

1.简答题(共2题)

1.
金属钛因为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地壳中的含钛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1)使金红石与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氩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共1题)

3.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2题)

4.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 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5.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计算题(共1题)

6.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5.单选题(共20题)

7.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和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8.
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9.
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即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分子
D.铁离子
10.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11.
锡、铅的熔点分别是232℃和327℃。焊锡是锡铅合金,焊锡的熔点小于200℃,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强度
B.降低熔点
C.增加延展性
D.增加耐磨性
12.
工业上把铁划为黑色金属,纯铁片呈(    )
A.黑色
B.银白色
C.金黄色
D.紫红色
13.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原因(  )
A.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B.铝不易氧化
C.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14.
某同学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
(1)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
(2)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A.X>Z>Y
B.Z>Y>X
C.X>Y>Z
D.Z>X>Y
15.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是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16.
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B.用酚酞溶液区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O2和CO2
1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
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t2℃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g
D.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18.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C应是酸、碱、盐中的哪类物质?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提示:Ca(OH)2+CuSO4===Cu(OH)2↓+CaSO4↓](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20.
生活中最常见的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是
A. NaOH    B. NaCl C. Na2CO3 D. NaHCO3
21.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B. 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素,蒸煮后食用
C. 腌制的泡菜虽然含亚硝酸盐,但多吃无妨
D. 有的指甲油中国含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尽量少用
22.
下列物质中,不能提供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是(    )
A.葡萄糖
B.油脂
C.蛋白质
D.水
23.
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D.土豆农膜容易降解
24.
下列纺织材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棉花B.腈纶C.羊毛D.蚕丝
25.
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的操作是
A.蒸发B.吸附C.过滤D.溶解
26.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伊娃美丽广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B.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6.选择题(共7题)

27.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28.水(H2O)在很多化学反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研究下列水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NaH+H2O═NaOH+H2↑  

②2Na2O2+2H2O═4NaOH+O2

 ③Na+2H2O═2NaOH+H2↑ 

④3NO2+H2O═2HNO3+NO   

 ⑤2H2O {#mathml#}__{#/mathml#} 2H2↑+O2

⑥2F2+2H2O═4HF+O2

水只作氧化剂的是{#blank#}1{#/blank#};水只作还原剂的是{#blank#}2{#/blank#};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blank#}3{#/blank#};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blank#}4{#/blank#}

29.水(H2O)在很多化学反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研究下列水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NaH+H2O═NaOH+H2↑  

②2Na2O2+2H2O═4NaOH+O2

 ③Na+2H2O═2NaOH+H2↑ 

④3NO2+H2O═2HNO3+NO   

 ⑤2H2O {#mathml#}__{#/mathml#} 2H2↑+O2

⑥2F2+2H2O═4HF+O2

水只作氧化剂的是{#blank#}1{#/blank#};水只作还原剂的是{#blank#}2{#/blank#};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blank#}3{#/blank#};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blank#}4{#/blank#}

30.

当a=3,b=﹣1时

(1)求代数式a2﹣b2和(a+b)(a﹣b)的值;

(2)猜想这两个代数式的值有何关系?

(3)根据(1)(2),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a=2008,b=2007时,a2﹣b2的值吗?

31.

当a=3,b=﹣1时

(1)求代数式a2﹣b2和(a+b)(a﹣b)的值;

(2)猜想这两个代数式的值有何关系?

(3)根据(1)(2),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a=2008,b=2007时,a2﹣b2的值吗?

32.

当a=3,b=﹣1时

(1)求代数式a2﹣b2和(a+b)(a﹣b)的值;

(2)猜想这两个代数式的值有何关系?

(3)根据(1)(2),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a=2008,b=2007时,a2﹣b2的值吗?

33.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0和85{#blank#}1{#/blank#}

7.实验题(共1题)

34.
某同学为了探究废弃塑料薄膜混杂在土壤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同样的花盆,找5~8个废旧塑料袋,剪成小碎片,再取约4kg的腐殖质,分为两等份,一份直接装入花盆中,另一份与塑料碎片混匀后,装入另一花盆中,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花草分别栽到两个花盆中,在同样条件下(温度、浇水、光照等)让其生长6~8个月后观察二者的生长状况。
(1)你估计,一个月后,二者的生长情况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强调让两株植物在相同条件(温度、浇水、光照等)下生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估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你能得到什么启示?你认为应向使用塑料薄膜作大棚或地膜的农民提出建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