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数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2021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8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已知AD平分∠BAC,AB=AC,则此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2对B.3 对C.4对D.5对
2.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9,15,8B.4,9,6C.15,20,8D.3,8,4
3.
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的是

A. ∠A=∠C B. AD=CB C. BE=DF D. AD∥BC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线段长相等;
②角是轴对称图形;
③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
④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④D.②③④
5.
如图,AD∥BC,∠ABC的平分线BP与∠BAD的平分线AP相交于点P,作PE⊥AB于点E,若PE=2,则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为(  )
A.2B.3C.4D.5
6.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8,4B.4,9,6
C.15,20,8D.9,15,8

2.选择题(共6题)

7.

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

8.已知数列{an}的首项为1,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且满足Sn+1=qSn+1,其中q>0,n∈N*,又2a2,a3,a2+2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记bn=2an﹣λ(log2an+12,若数列{bn}为递增数列,求λ的取值范围.

9.已知数列{an}的首项为1,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且满足Sn+1=qSn+1,其中q>0,n∈N*,又2a2,a3,a2+2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记bn=2an﹣λ(log2an+12,若数列{bn}为递增数列,求λ的取值范围.

10.已知圆的方程是,则当圆的半径最小时,圆心的坐标是(    )
11.已知圆的方程是,则当圆的半径最小时,圆心的坐标是(    )
12.已知圆的方程是,则当圆的半径最小时,圆心的坐标是(    )

3.填空题(共4题)

13.
在△ABC中,若∠A:∠B:∠C=1:3:5,这个三角形为____________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填写)
14.
如图,AB=12m,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__分钟后△CAP与△PQB全等.
15.
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分成三个三角形,则等于__________.
16.
如图,△ABC的周长为24,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垂足为E,若AE=4,则△ADB的周长是_______.

4.解答题(共9题)

17.
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边BC的中点.,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角平分线CF于点F,求证:AE=EF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EC,易证,所以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8.
如图AB、CD相交于点O,AO=BO,AC∥DB。那么OC与OD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小明的解题过程如下,请你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解:OC=OD,理由如下:
∵AC∥DB (  已 知  )
∴∠A=∠B  ∠C=∠D ( )
在△AOC和△BOD中
 
∴△AOC≌△BOD   ( )
∴OC=OD  (    )
19.
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B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B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20.
已知: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90°,D为BC中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满足EA=CF.链接AD,求证:DE=DF.
21.
尺规作图:已知∠α,线段a, b
(1)求作:△ABC,使∠A="∠α," AB=a,AC=b。( 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
(2)在所画的△ABC中,画出∠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
22.
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图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联结DC,
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说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试说明:
23.
如图,已知直线l及其同侧两点A、B.
(1)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最短;(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直线l上求一点O,使OA=O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4.
如图所示,在△ABC中,∠BAC=110°,PM,QN分别垂直平分AB,AC,求∠PAQ的度数.
25.
如图,E、F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BE=AF,CE与BF交于点P.
(1)求证:CE=BF;
(2)求∠BPC的度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4道)

    解答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