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绿道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线状景观,一方面对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绿道体系可以将其周边的绿色空间进行有效串联,具有 及美学功能。我国2012年“两会”中首次提出“健康绿道”的概念;2013年,正式颁布了《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总体方案(2013-2017年)》。提出在五年内,建设市级绿道1240公里,由28条主要绿道线路、44个绿道节点和多条支线组成。覆盖全市16区,贯通11个新城,在空间上形成“三环、三翼、多廊”的总体布局。这样全市的200多处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遗迹,将被上千公里的“绿道”连接起来。功能多样的绿道网络,可以有效推动城区绿色出行,并提供百万人休闲健身空间。

(材料二)

“三山五园”绿道始于清华大学西门,从学术氛围浓郁的高校聚集区,延伸到圆明园、颐和园等中国古典皇家园林,最终止于富有自然野趣的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形成一条从① 的景观绿廊。褐红色沥青铺就的绿道隐藏在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等组成的景观带中,将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公园绿地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景观串联起来,实现分散景点在空间和功能上的有机整合,充分展示北京山水园林与人文历史特色。绿道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进入性,使人可以从容地融入自然、回归历史,充分体验与领略自然与人文之美。同时绿道又串联了沿线的生态环境,沟通分散的自然板块,以其丰富的植被形成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缓解热岛效应的生态廊道,是景观集成与生态构建的有机统一。

(材料三)

北京市规划的十条城市滨水西、南护城河及一段永定河引水渠,两岸绿地约30km2。该绿道在景观结构上以护城河水系为骨,将周边区域的景点串联起来。沿途打造了两条城市慢行线,一条是步行道,另一条是自行车道,营造出优美休闲健康的绿色慢性空间。绿道建设在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区域,成为一条承载北京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寻根北京的历史文化带;而且通过改造生态护岸、大量种植植物、建设亲水便民设施,② ,而是展现西城城市新面貌、重现“碧水绕城,轻舟帆动”的绿色生态滨水景观带。

【小题1】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和(材料三)横线处依次填写的语句,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自然到城市    ②北京二环附近不再只是车流不息、钢筋水泥
B.①城市到自然    ②北京二环附近不再只是车流不息、钢筋水泥
C.①城市到自然    ②北京二环附近的车流不息、钢筋水泥不复存在
D.①自然到城市    ②北京二环附近的车流不息、钢筋水泥不复存在
【小题2】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示意图”,具体说明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为什么是“一条承载北京人文景观、历史古迹、寻根北京的历史文化带”?

(链接材料)

据《北京建城记》记载:“北京建城之始,其名曰蓟。”北京城起源于蓟,蓟的中心就在广安门一带。由于历史遗存全无,为此原宣武区政府在广安门一带先后建立了“蓟城纪念柱”“北京建都纪念阙”等历史地标。

【小题3】结合上面三则材料,你认为绿道都有哪些功能。请填写在(材料一)的横线处。(每空四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19-05-07 03:4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