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我能行。

失根的兰花

①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图,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小题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读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流泪是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⑥段中“彩色版画”指的是(  )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小题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11 05:5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

1 一个男孩儿( )着1美元硬币,沿街一家商店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麽说没有,要麽说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门。

2 天快黑时,第29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儿。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儿:“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3老头儿眼圈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是1美元。”老头儿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4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了回来,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5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为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病。

6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帐单上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儿帮他把账付清了。哪个老头儿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哪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儿花重金聘来的。

7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儿。可老头儿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8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儿写来的,信中说:你能有邦迪这个侄子,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你,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小题1】第一段括号中的动词是什么?恰当的一项是()
A.拿B.捏C.抓D.握
【小题2】本文中,几个人物对“上帝”有不同的理解,试说出它们的不同。
小男孩儿: _______________
医生: _______________
老头儿: 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二段加线的句子能否改成:“天快黑时,有一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三段中老头儿为什么:“眼圈湿润了“?结合小说情节,发挥想象,把老头儿当时的内心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
【小题5】邦迪叔叔的生命是医生挽救的,但老头儿却说是小男孩儿挽救的,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读完本文后,你会想起你熟悉的那些歌词?
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别的爱

妈妈对儿女的爱各不相同,我妈妈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小时候,我摔了跤,妈妈从不扶我一把,非要我自己爬起来。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不给我冰( )钱,叫我带水壶。平时,( )是扣子掉了,带子断了,( )鞋袜脏了,妈妈都叫我自己处理。

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起,妈妈就逼我到机关食堂去买早餐。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早晨六点半钟,我就被妈妈从梦中叫醒,无可奈何地揉揉眼睛,嘟着小嘴,拖着无力地双腿走向食堂……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特别的冷,我两手端着盛满稀饭的饭盒,一步一挨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进了宿舍,快上楼了,我两手发烫,双臂( )疼,脚下一滑,滚烫的稀饭泼了一身。我烫得跳了起来,边哭边看,两只手背都烫红了一大块。妈妈闻讯跑下楼来,拉着我的手看了看说:“没什么,不就烫红了一点皮吗?路路是个勇敢的孩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快回家洗一洗,换身衣服,重新去打早饭。”我想:妈妈怎么这么不心疼我呢?

晚上睡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我被痛醒了。听见隔壁房间爸爸妈妈在议论着什么,只听妈妈说:“一个人就是要多吃点苦头,多受点磨难,才能成为强者。我这样对待孩子,虽然无情了点儿,但是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会让她终生受益的……”

说话声渐渐没有了。我感觉妈妈来到我身边,替我把被子盖严后,轻轻走出了房间。顿时,我的泪水禁不住顺着我眼角流了出来,我想: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我该怎样做个妈妈所希望的孩子呢?

【小题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退缩——(________) 软弱——(________
【小题3】为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题4】你觉得“我”应该怎样做一个妈妈希望的孩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小溪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宽,水小时,鼓足了劲,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上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大片的田地。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常,和苏北农村的无数条小溪相比,没有任何更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拉开,眼前的小溪又展开了另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中——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柠檬黄,紫罗蓝,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的熊熊火焰,像()的灿灿黄金,像()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

从此,我对小溪入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就像看望我的老朋友。我爱溪中悦耳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小题1】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
① 销熔 ② 浮动 ③ 燃烧
【小题2】文中划“_________”的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中修辞手法,从中我体会到了
【小题3】“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这句话在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游戏

推铁圈儿是我童年经常玩的游戏,尤其是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上除了书包,肯定还有套在脖子上的铁圈儿。

记忆中,最好的铁圈儿,是木桶上的铁箍,扁平,宽窄有食指粗细,推起来平稳跑得快。推铁圈儿的铁钩比较简单,大多是用粗一点儿的铁丝弯成。钩头有方的,有圆的,圆的只能推钢筋做的铁圈儿。

一个星期天,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大概有一百多个,聚到中学的操场比赛推铁圈儿。项目是事先商量好的,有接力赛,四百米跑,绕砖跑等等。之所以有这个比赛,主要是平时互相到村头挑战,哪个也不服输,才串联起来的。结果,我们村和陈堡村打了个平手。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要求比最后一场:双手同时推两只铁圈儿,而且铁圈儿还不能一样,一只钢筋圈儿的,一只铁箍圈儿的。这是我的杀手锏,我们全村只有我会。陈堡村商量了半天,还是决定迎战了……

后来渐渐长大了,这种游戏便没有再玩过。现在,别说城市,即便是在农村,也很少看到这种游戏了。

【小题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是我的杀手锏”中的“杀手锏”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用“    ”画出来。
【小题3】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你童年玩过的一种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