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开始,百姓们住进高楼大厦觉得挺(新奇 惊奇),走进工厂做工也感到很有趣,纷纷(夸赞  称赞)新国王为自己创造了新颖神奇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不愉快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把天空搅得混浊不堪,人们开始(想念 思念)原来瓦蓝瓦蓝的天空。火车、汽车排出的废气和道路上飞舞的灰尘,使人萎靡不振,人们渴望着呼吸原来的清新空气,更加怀念绿树浓荫和鸟语花香。
【小题1】在括号内选出合适的词语,把不合适的用“\”画去。
【小题2】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好景”;用“    ”画出文中“不愉快的事”事。
【小题3】文中讲到的空气污染有( )。(多选)
A.工厂上冒出的黑烟
B.火车、汽车排出的废气
C.道路上飞舞的灰尘。
【小题4】读了这段文字以后,你想说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你写一句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10 11:15: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治理才能的政治家。 

蜀国建立以后,益州地方的大地主、大官僚、地主豪强侵夺百姓,十分专横。诸葛亮下令予以打击,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有人劝诸葛亮说:“我们刚刚占据了益州,应当多行恩德。”诸葛亮说:“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结果,不法官僚、豪强遭到严厉打击,当地有才能的人被敬若上宾,蜀国的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不许部下随意杀戮和欺辱。他曾打败南中一带举兵反抗  的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孟获不服,传说诸葛亮释放了他,如此一擒一纵,前后七次,最后孟获表示归附。诸葛亮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据说他亲自把蜀锦的图案纹样送给少数民族人民,还让会织锦的士兵向他们传授织锦技术。故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

【小题1】诸葛亮的治理才能具体体现在哪里?( )
A.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
B.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
C.以理服人。
D.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
【小题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   像对待尊贵的客人那样敬重某人。(___________)
(2)   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界限非常清楚。(_____________)
(3)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胡作非为,专断强横。(_____________)
【小题3】仿照例句。
用“只有……才能……”造一个句子。
例: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