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冬冬把奶奶那柜子里的铃儿全都看了一遍,里面有大铃儿和小玲儿,发亮的铃儿和古旧的铃儿,上了(qī  xī)的铃儿和没上漆的铃儿。

“太难猜了。”冬冬说,“快告诉我吧,您最喜欢哪只铃儿?”

奶奶把冬冬一把(nǎn  lǎn)在怀里,紧紧地(lǒu  luǒ)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小题1】用“\”画去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小题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词语。
( )的铃儿    ( )的铃儿    ( )的铃儿
【小题3】第三自然段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分别是哪些?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是哪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6 12:4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课内语段阅读。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小题1】词语联想。
“小山似的涌浪”让我们联想到__________这个成语,“雷鸣般的轰响”让我们联想到__________这个成语。
【小题2】关于文中画线句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从动态和声音两方面描写了冬天时烟台的海。
B.句中“千万头”“数丈”“数百斤”“十几米”等数量词充分表现了海水盛大的气势。
C.“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是用来写人的词语,所以说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小题3】如果把选文最后两句对人物活动描写的话删去可以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烟台某旅游公司想针对大海这一景点,开发“冬天一日游”项目,请你替该公司设计一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ān 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小题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标出。
【小题2】这三段话是按照_____顺序记叙的,主要写_____和_____两天发生的事
【小题3】用曲线画出起过渡作用的语句。
【小题4】第1自然段围绕“____”一词来写,第1句话与后面几句是____关系。
【小题5】第1自然段第三句话中体现人们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的两个词语是 _____和______。从这句话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