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被信任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小题1】连线。
波涛滚滚 一望无际 泪流满面
汪洋 船长 大西洋
【小题2】落水的孩子为什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小题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男孩和船长都跪在地上的意图是相同的。
B.正是因为小男孩认为船长一定会来救他的使他坚持到了最后。
C.小男孩相信船长一定会来救他的,所以船长应该感到幸福。
【小题4】“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船长这一席话的意思是( )。
A.是孩子对船长的信任让船长感到耻辱的。
B.实际上并不是船长救的这个孩子。
C.如果当时船长毫不犹豫地去拯救小男孩,他就不会感到耻辱。
【小题5】在黑人孩子心目中,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4 02:50: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

到得松树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喝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团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搠那两个小虎儿。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小题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小题2】下面的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武松和李逵都打过老虎,他们打虎有哪些不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遇虎起因不同:武松为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李逵接母上梁山,途经沂岭。
B.杀虎原因不同:武松自卫;李逵报吃母之仇。
C.杀虎难度不同:武松在明处,且醉酒,无防备;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老虎。
D.杀虎后心情不同:武松心情释然;李逵尚存余悸。
【小题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了冠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小题1】联系上下文,尝试写出下列短句的含义。
也不交友,也不他游:______________
忽设一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大圣闻言,欢喜无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猴王的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题4】根据你自己的阅读积累,文段中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小题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小题2】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宋江、____、____等。这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等。
【小题3】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因为……所以……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D.不是……就是……
【小题4】“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
A.手不知放哪里好B.临时来不及应付C.手够不着的地方D.比不上
【小题5】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D.洪教头的动机是恼恨林冲和赢得银子,而林冲是出于无奈、礼节性应对。
【小题6】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1)林冲:_________________
(2)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
【小题7】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