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大意]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那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无法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牢固一( )  炫耀一( )  锋利一(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长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冲突,不一致。
B.自相矛盾的意思是不能同时卖矛和盾。比喻经商要有头脑。
【小题3】读了这则寓言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17 03:46: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做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川各样的人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 有一次,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信用好极了,我不及他。”子夏又问:“那么,子贡这个人又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子贡嘛,挺聪明的,我不及他。”子夏接着问:“那么子路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路的勇敢,远近驰名,我不及他。”子夏再问:“那么子张又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张严谨庄重,我不及他。”

子夏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老师说的话真叫人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

【小题1】在短文中,你能找出孔子之所以受到尊重的原因吗?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动动脑筋,说说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孔子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孔子学习呢?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