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历史与社会
题干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设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0-17 07:55: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同类题2
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A.军事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军事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C.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军事技术
D.政治制度—军事技术—思想文化
同类题3
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几乎在同一时期分别发动了意义重大的变革,这两场变革共同点
A.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都主张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
C.都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工业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同类题4
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英国•领航)
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6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1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美国•追赶)
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衣业生产。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2)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生产领域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有何关联?
(东方•竞渡)
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宜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中国,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由官方开办辅助于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历史与社会》
(3)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根据材料,你认为当时的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
同类题5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 ,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也大抵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材料表明某运动的开展( )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定的抵制作用
相关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的危机与变革
旧体制与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