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夕阳颓   实是界之仙都
B.梅溪西   宋君令人问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C.自康乐来 盖诱敌(《狼》)
D.未复有能与奇者   间千二百里(《三峡》)
【小题2】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和“五色交辉”中的“辉”一致的是(    )
A.深溪蓄B.尔安敢吾射(<卖油翁》)
C.不(《爱莲说》)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l)晓雾将歇,猿乌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小题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夏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5】两文写景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9 03:46: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小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作文以记之  引凄异B.予观夫巴陵状  射者中,弈者
C.然则北巫峡    初极狭,才D.国怀乡 乃记之而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增旧制   真无马邪B.前人述备矣   已而细柳营
C.多会此   至于负者歌D.不物喜 屠惧,投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C.本文第三、四段采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描写出一阴一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因物喜因己悲的心情。
D.本文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还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将抒情、议论、写景自然的结合起来。
【小题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àn):水生植物。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醉翁之不在酒   (2)佳木而繁阴
(3)竹森然以高     (4)为陂池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小题3】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甲)桃花源记(节选)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乙)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阡陌交通    ②故人不独其亲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小题3】(乙)文中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和(乙)文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