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赵州桥(选段)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   )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ǎo  zhuǎ)相互抵着,各自(    );还有的刻着(    )。所有的龙似(shì  sì)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小题1】请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文中的(  )里。
回首遥望    不但……而且……    双龙戏珠 相互缠绕
【小题2】请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小题3】请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牢固——(_________) 精致——(________
【小题4】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小题5】用“——”划出文中的一句中心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9:05: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小题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
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
【小题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小题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____)
(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____)
【小题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课文片段。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的青铜礼器,下至(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小题1】在文中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
【小题2】文中划“   ”的句子写得很美,你能仿照句子的样子再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划“    ”的是个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小题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上文的这两段内容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在写它昔日的辉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