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细读课文深感悟。

课文第5自然段中写到,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消息时,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小题1】“绝”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____)
A.他们美国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帮助美国做事情。
B.他们非常害怕钱学森回国。
【小题2】联系上文,当时祖国的情况是: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回去搞科学研究,肯定有困难。可钱学森仍坚决回国,你的感悟是(  )
A.钱学森一刻不忘祖国,决心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爱国心,令人敬佩。
B.钱学森在美国工作不自由,很想回国,可以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7-03 04:04: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小题1】按课文填空。
【小题2】“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电文稿放在上面。”这句话中,“黯然的目光”写的是毛主席经历过悲痛后的__________。“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___________中;另一方面表现***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是伟人,也是____________。
【小题3】“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忠骨”指的什么?这里指的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内阅读。
丑石(节选)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小题1】你从第一段开头的两个感叹句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画出选文的中心句,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他们为什么会脸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