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
例:转来转去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自言自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知道——(______)   焦急——(______
【小题3】根据要求画出句子。
用“———”画出那个人看到禾苗没有长高时是怎么说的。
用“~~~~~”画出那个人看到禾苗没有长高时是怎么做的。
用“=====”画出写结果的句子。
【小题4】造句。
例: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回答问题。
想象一下:当那个人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怎么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4 09:44: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理解。

塞翁失马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边塞(sài)地区。人名尊称他为“塞翁”。
有一天,塞翁走失了一匹马。邻居们得知消息,纷纷表示惋惜,可塞翁却不以为意,反而
劝慰大伙儿:“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还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们又来道贺,说塞翁有福气,塞翁却忧心忡忡(chōng)地说:“也不一定是什么福气,谁知道它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骏马,他的儿子( ),天天骑马兜(dōu)风。终于有一天,儿子(   ),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断一条腿,成了终生残疾。邻居们来慰问,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 ,

不久,边塞发生了战争,身强力壮的青年都去当了兵,十有八九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父子两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小题1】读第4自然段,把“得意忘形、喜不自禁”这两个词语正确填入括号里。
【小题2】读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推想塞翁说的老话是哪句,写在横线上。
【小题3】读短文,根据故事内容填空。
(1)塞翁走失了一匹老马,邻居们感到惋惜,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2)老马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们来道贺,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腿,邻居们来慰问,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塞发生了战争,塞翁的儿子因摔断腿而避免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以下哪个题目最适合这个故事?(   )
A.塞翁失马,因祸得福B.塞翁失马,因福得祸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焉yān,意思是“怎么”)
【小题5】短文最后一段话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
【小题6】“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的特点。本学期我们课外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中外寓言故事。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的名字,并把你从中感悟出的道理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理解。

陶罐被人送到博物馆里。瞧!多神气呀!人们被它的美吸引住了,都赞叹不已。

有一天,陶罐看见许多人都捧着一只很暗的铁罐进了博物馆。陶罐说:“老东西,我看你也活不了多少年了,你敢和我在土里比一比吗?”“不敢,我们铁罐埋在土里,就会氧化。”“我就知道你不敢,无能的东西。”陶罐说,带着轻蔑的神气。“我确实不敢在土里和你较量,但并不是无能。”老铁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埋在土里比较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瞧你黑不溜秋的,早晚都要氧化的。可姑奶奶我永远这样漂亮。”陶罐盛气凌人地说。铁罐忍不住了,大声说:“你敢侮辱我们铁罐家族,现在我要你变成碎片。”说着,身子向陶罐一晃,陶罐后悔都晚了,完了,全完了!唉!

【小题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不停地称赞,夸赞。(_______)
(2)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_______)
(3)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争辩——(______)   轻蔑——(______)
【小题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人们被陶罐的美吸引住了,都_________________。
(2)陶罐________极了,一下子变得________起来。
【小题4】读短文,回答问题。
(1)陶罐为什么变得得意和骄傲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罐为什么不能埋在土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_________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脚,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得没有水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乌鸦问  喜鹊老兄  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说  这儿村民用的是井水  村村有口井  只是井很深  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  乌鸦说  这个我有经验  它心里想:以前我喝瓶子里的水,瓶子里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水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又累又渴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唉!老办法怎么不管用啦?”‖

【小题1】认真读短文,给没有标点的地方选择正确的标点(  )
A.:“,?”:“,,,。”“。”
B.:“,?”:“,。,。”:“。”
C.:,?:“,。,。”:。
【小题2】在下面几个题目中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乌鸦的经验
B.乌鸦喝不到水
C.乌鸦第二次喝水
D.老办法不行了
【小题3】文中的中心句是(   )
A.短文的最后一句。
B.短文的第一句话。
C.最后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小题4】根据乌鸦找水地点的变换,短文分为四段,下面对每段的段意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段写乌鸦出门旅行在村子停下找水喝。
B.第二段说的是乌鸦在村子里面没找到水。
C.第三段讲乌鸦和青蛙交谈村子里面哪里有水。
D.第四段介绍乌鸦用她的老办法并没有喝到水。
【小题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待困难,解决问题不能一成不变。
B.要学会创新和变通,这样才能成功。
C.学会发挥自己的经验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