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谈笑有鸿儒_____
②无案牍之形_____
③可爱者甚_____
④亭亭净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3】(乙)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莲,请以画线句子为例(结合三种花的象征义)作简要分析。
【小题4】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陋室铭》:_____。
《爱莲说》: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6 01: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同予者/何人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谈笑有鸿儒  鸿(_________) (2)无案牍之形 劳(__________)
(3)可爱者甚  蕃(_________) (4)陶后有闻   鲜(__________)
【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 的文辞精练,一般都用韵,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说”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B.《陋室铭》用比兴开头,以山水引出陋室,突出“德馨”二字;《爱莲说》第一句泛写“水陆草木之花”,再举陶渊明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从交往人之儒雅的角度论证了陋室不陋,表现居室主人情怀高洁傲岸,不屑与平民来往。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应,表现出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