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请换一个角度
又丢了一只羊羔,愤怒的农夫顺着爪子印沿河边追去,一只饥饿的狼正大口吞食着那只肥美可怜的猎物。于是,在动物们的帮助下抓住了这只狼,将他扭送进了“森林法庭”,听取法官的审判。
农夫坐在原告席上,恼火地向法官陈述着事情的经过,并请求处死这只贪食的狼。“狼先生,你有什么话要说么?”
狼激动地站在被告席中间,说出的话让人吃惊。“法官大人,请您耐心听我的辩词。几十年前,当我还是一只幼狼,我的家乡是多么美丽,青山绿水,兔走鹿窜。尽管我们每日都捕杀小动物,但我们并不影响自然的规则,我们安谨地遵循着食物链,保持着森林美好的生机,几时危害到了人类?然而,自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地建起,自从一个个饭店红火地开张,自从一家家工厂争先林立,我们就换了一个世界。人类疯狂地砍伐着我们家园的树木,无休止地用猎枪追杀我们。我们的血肉之躯被卖到了肉馆,成为人们的下酒菜,我们的皮毛被残忍地剥下来,去给人类预防寒冷,增添美丽。他们树起一排排的烟囱,排泄着令人窒息的气体,把我们深爱着的蓝色天空尽数染黄,他们弄来一根根管子,向水里排放着脏臭的液体。”
狼说到这里,已经两行清泪刷刷流下。听众席中的鹿、兔、猴也是动情地点头,偷偷地擦着眼泪。
“法官大人,人类只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他们认为我们是凶残的、可恶的,殊不知如果换个角度,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您是不是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呢?吃那只羊羔我也是逼不得已啊,树木被砍光了,食草的动物濒临灭绝,我们又将何以为生?”
此时,全场已响起一片唏嘘之声。慌乱中,农夫不知所措。
台上的法官交换了意见,做出如下判决:“此案暂且不审,移交高等法院,待日后法官宣判,休庭。”
【小题1】读过短文,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尊循(  ) 沉述(  )
希嘘(  ) 频临(  )
【小题2】找出文中的四个ABB式词语,抄在下面。
  
  
【小题3】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开张 ( )地砍伐
( )的农夫 ( )的猎物
( )的家乡 ( )的规则
【小题4】将下面的直接陈述句改成间接陈述句。
狼激动地说:“请法官大人耐心听我的辩词。”
   
【小题5】如果你是狼的“律师”请为狼写几句辩护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07 04:41: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捅马蜂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 反抗)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好奇心像出笼的鸟一样抵挡不住,驱使我生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我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偷偷 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了。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破釜沉舟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令人心惊胆寒。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过了些天,我惊恐稍定,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那一窝群无家可归的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小题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破釜沉舟:______________ 
惊魂稍定: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我”捅马蜂窝的过程,作者的心理不断发生着变化,请依次写出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惊胆寒→吃惊→___________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从“嗵”“沉甸甸”“一团”“腾空而起”能品味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站在一旁,好奇心像出笼的鸟一样抵挡不住,驱使我生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愿望,那多有趣。
(“那”指的是什么?从语言特色、结构方面的作用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为什么会有“罪孽感”压在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②至⑤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阅读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丁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___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丁老师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___地望着他。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几十双眼睛在问。
⑤“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⑥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丁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⑦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丁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⑧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丁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⑨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丁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里,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在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落 神态自若 惊恐  C.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飘 判若两人 惊诧
2.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边没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  )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C.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4.下列对本文描写人物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主要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B.用对自然界暴风雪的描写来衬托人物。
C.对欧阳老师用了正面、形象描写。 D.对同学们用的是侧面、概括的描写。
5.文章第①至⑦段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作者详写了_________ ,略写了________    ,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突出文章的中心。
6.第⑥自然段“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为什么是“一字一顿”地说?
7.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补充叙述“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
8.丁老师为什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9.给本文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