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东坡肉
在不少饭店菜谱上,都有这样一道菜:东坡肉。这道菜向来点食率不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菜,最早出自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之手。
在1000多年以前的一天,苏东坡家里来了客人,他就烹制自己喜欢吃的猪肉待客。猪肉下锅,加入水和调料,以微火慢慢煨着。他便和客人下棋,两人对弈,兴趣甚浓,直至终局,苏东坡才猛然想起锅中之肉。他原以为一锅猪肉定会烧焦,急忙进厨房,却顿觉香气扑鼻。揭锅一看,块块猪肉色泽红润,形整不散,软烂如腐。此菜端上餐桌,客人和他尝罢,都觉得这菜汁浓味醇,肥而不腻,十分可口。苏东坡由此受到启发,便经常烹制这道菜,有客待客,没客自食。
苏东坡喜欢吃猪肉,又善于烹制猪肉菜肴,再加上他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黄州人民十分敬仰他,便以他的名字为他创制的这道菜命名:东坡肉。
后来,有厨师在创新传统菜时,独出心裁——在“东坡肉”里加了两种蔬菜原料:冬笋、菠菜,取“冬”的同音“东”和“菠”的谐音“坡”,命名为“东(冬)坡(菠)菜”。这样的新做法不离传统名菜基础,依旧“以人名菜,以人传菜”。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的、得、地”。
饭店( )的菜谱   慢慢( )地煨着
传统( )的名菜   烧煮( )得软烂
【小题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点食(lǜ  shuài) 肥而不( nì  mì)
【小题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名气很大。(    )
②熟透了,便像豆腐一样柔软。(    )
③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
④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
【小题4】概况苏东坡第一次做“东坡肉”的过程
【小题5】你还知道哪些和苏东坡有关的美食,在下面写一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12-11 03:2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拓展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边走过。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着。
可我既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个张开的喙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唱歌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心里掠过一阵沉重。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父亲不是猎人。
1.文中讲述了一位父亲( )。
A.十分熟悉鸟的习性和鸟的生活习性
B.一生最喜欢树林的歌唱的鸟
C.不是猎人
2.选择正确读音,在括号里打“√”。
焐 wù( ) 瞬 sùn( )
wū( ) shùn( )
3.判断。
(1)“鸟要准备唱歌了。”是个拟人句。( )
(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不是拟人句。( )
4.写父亲熟悉鸟的正确表述的句子有( )
A.望了望,闻了闻,断定林子里有不少鸟。
B.一生喜欢鸟,知道林中鸟很多。
C.过夜的鸟成群焐在一起散发的鸟味。
A.鸟叫是鸟最快活的时刻。
5.你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用自己劳动报酬买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就是我平时最喜欢却舍不得买的那种。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的表情。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
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及格”之列:一看电视就来劲,一翻书本就打呵欠,一碰上考试就发抖。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看看人家的孩子!父母这辈子不指望享你的福,你总要自立于社会吧!”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便垂头不语。现在回想,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作父母的心理的不平衡。捧着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怪,没有疏远,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
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他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位亲人的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为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儿子从小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做事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优点,过去我都忽略了,或者说漠视了,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这一些的分数。
我感谢社会在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予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许多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也许,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礼物。
【小题1】文中插叙的部分是第___自然段,其作用是:__________。
【小题2】“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这一些的分数”,请说说是哪些方面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说说你对文题“儿子的礼物”的理解。
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
A.声音的延长B.解释说明C.表示转折D.表示中断
【小题5】下面对文意的分析、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多些理解和鼓励,子女对父母也应该多些理解和回报。
B.宽厚、真诚、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C.作者反思过去,认识到只重视儿子的学习成绩,以致忽视了他身上许多优点是不对的,并表示了深深的自责。
D.在作者看来,年轻人踏入社会的首次成功,足以撑起一生的自信。

同类题3

课内阅读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①)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②)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②)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小题1】文中(①)号里应填正确的词语是(   )。
A.继续B.持续
【小题2】在文中(②)号里应填正确的关联词语是( )……( )。
【小题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哀痛—— 滋味——
【小题4】文中用来形容时间的成语是什么,写下来。
 
【小题5】爸爸的话里,讲了时间的一个特点,请你找一找,写下来。

【小题6】如果让你安慰作者,你想要对他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