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鲤鱼告状

鲤鱼拖着鱼钩,来到法庭。

鲤鱼抢先发言:“公正的法官大人,鱼钩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啊!它三番五次想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就是被它钩破的,直到现在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于半个月前被它陷害,落到了人类手里,我的老婆前两天也险些遭了毒手,还有,昨日上午,它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把我叔叔身上白洲片钩掉了好几片 … … ”法官记下鲤鱼的话,又问鱼钩:“被告人鱼钩,你有什么可说的?“公正的法官大人。”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鲤鱼说的全是事实,可是,对于它一家人贪吃鱼饵的事,它怎么一个字也不提呢?”

【小题1】比一比,加拼音组词语。
怯________(   )  钩________(   )
劫________(   )   钓________(   )
【小题2】根据寓言内容,请你替鲤鱼填写一份“诉状”。

诉状

原告:    被告:    
案由:被告人犯谋杀抢劫罪,请依法判决。
事实与理由:
(1) (2)
(3) (4)
综上事实,被告人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特向法院起诉,请依法判决。

具状人:鲤鱼

×年×月×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01:22: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见它太瘦,只好放它走。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时,浑身沾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地眼光,它解释到:“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表演潜水了。”
【小题1】在文段方框处添上恰当的标点。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记住有的题让你在“文中”找,有的不用在文中找,要看清
掩盖——(__________) 惊奇——(___________)
【小题3】这则寓言刻画小猫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
【小题4】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 先总后分    B. 总分总    C. 先分后总
【小题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做人要乐于助人,不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
B.做人要真心待人,不能自作聪明,瞎乱猜测。
C.做人要诚信实在,不要文过饰非,自欺欺人。——注:文过饰非的意思是“用好听的话掩饰自己的过失”,自欺欺人的意思是“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D.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要固执己见,狂妄自傲。——注:固执己见的意思是“执拗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做法,不听别人劝告”
【小题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理解。

塞翁失马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边塞(sài)地区。人名尊称他为“塞翁”。
有一天,塞翁走失了一匹马。邻居们得知消息,纷纷表示惋惜,可塞翁却不以为意,反而
劝慰大伙儿:“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还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们又来道贺,说塞翁有福气,塞翁却忧心忡忡(chōng)地说:“也不一定是什么福气,谁知道它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骏马,他的儿子( ),天天骑马兜(dōu)风。终于有一天,儿子(   ),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断一条腿,成了终生残疾。邻居们来慰问,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 ,

不久,边塞发生了战争,身强力壮的青年都去当了兵,十有八九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父子两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小题1】读第4自然段,把“得意忘形、喜不自禁”这两个词语正确填入括号里。
【小题2】读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推想塞翁说的老话是哪句,写在横线上。
【小题3】读短文,根据故事内容填空。
(1)塞翁走失了一匹老马,邻居们感到惋惜,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
(2)老马带回来一匹骏马,邻居们来道贺,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腿,邻居们来慰问,塞翁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塞发生了战争,塞翁的儿子因摔断腿而避免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以下哪个题目最适合这个故事?(   )
A.塞翁失马,因祸得福B.塞翁失马,因福得祸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焉yān,意思是“怎么”)
【小题5】短文最后一段话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
【小题6】“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的特点。本学期我们课外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中外寓言故事。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的名字,并把你从中感悟出的道理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乌鸦________
乌鸦住在一棵大树上,它的邻居狐狸就住在树下的洞里。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以后,觉得十分丢脸。它牢牢地记住这件事,告诫自己以后决不能再听奉承话了。
不久,乌鸦又找到了另一块肉,狐狸又想骗到自己嘴里。狐狸说□□乌鸦大姐□你的羽毛真漂亮□远远超过小麻雀□□乌鸦心想□哼□你又想来骗我了□这次我漠不上你的当□就不理你。狐狸又说:“乌鸦大姐,你的嗓子太好了,唱起歌来叫人听得入迷呢!”乌鸦还是不理睬。它当时就是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话,忍不住张口唱歌,肉片才掉下来给狐狸叼走的。
狐狸见老办法不行了,眼珠一转,破口大骂起来:“臭乌鸦,丑乌鸦,你昨天造小白兔的谣,今天早上又杀了小松鼠,你真是个十足的大坏蛋……”
乌鸦觉得冤枉,实在忍不住了,它张口反击:“你胡说八道——”嘴才张开,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往上一跳,接住肉片溜回洞里去享受了。乌鸦又一次上了当。
【小题1】在第二自然段的“□”内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小题2】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小题3】与“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这句话表达意思相同的是(    )
A.狐狸把乌鸦的一块肉骗去了。
B.乌鸦把狐狸的一块肉骗去了。
C.乌鸦骗去了狐狸的一块肉。
【小题4】乌鸦为什么又一次上了狐狸的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你认为乌鸦怎样才能既保住嘴上的肉,又能回击狐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