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第一个特色,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虽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用散文的话说,该是石罅生,或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我却只有臆测:《本草纲目》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李时珍说:“《列仙传》言邓硫煮石髓。”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皿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耳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小题1】给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A.
_____( )    _____( )
扎_____( )    _____( )
【小题2】“事物不可想象或无法理解。”是文中( )一词的意思,它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请写几个这样的词语:不________、不________、不________。
【小题3】写出一句作者想象的句子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哪里可以看出黄山松的生命力顽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12:5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①女娲对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还是没有实现她的愿望,而她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__下一条枯藤,__到一个泥潭里,__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__。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__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妈妈”“妈妈”的喊声在四周回荡。

④用这种方法来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小题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疲惫不堪(______)  绝妙(______)
【小题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   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