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章节和语句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皆有。
毛主席早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时,曾阅读批注了德国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一百多字的批注和提要。在他移居长沙清水塘时,他这本书曾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这位同学才托周世钊先生带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翻阅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
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打开毛主席批阅过的书籍,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不厌其烦地将一个一个的错别字和明显点错的标点改正过来,又将漏字一个一个地添加上去。
【小题1】请你给这篇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小题2】联系短文解释词语。 书眉:________
不厌其烦:________
【小题3】毛主席看书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08 09:2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短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小题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小题2】用“——”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   的精神。
(2)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
( )的仪器 ( )的计划
( )的观察 ( )的勘测
【小题5】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欣赏。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颗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纤毫不遗——
弥漫——
(3)请你用曲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4)短文中作者写了雾的什么特征?
    
(5)读读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同类题4

阅读做得妙,理解呱呱叫。(仔细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原书27页第5题)
霍金: 轮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谁? 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
_____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 ”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
(1)多音字组词。
 ——( )    ——( )   ——( )
挑 划 缝
——( ) ——( ) ——( )
(2)阅读第一自然段,填空。
(1)这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2)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
(3)短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 )
(4)“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这句话中“站”字为什
么加引号?
    
    
 
(5)短文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霍金是挑战命运的勇士?  
 

 

同类题5

阅读理解题。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小题1】我会根据字音写汉字。
日月如suō(   )  安wèi(   )  受yì无穷( )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忧伤(   )   持续(   )
反义词:
悲伤(   )   成功(   )
【小题3】填关联词语。
(1)(   )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2)他们知道(   )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   )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小题4】写两句你喜欢的珍惜时间的格言。
 
 
【小题5】学习了本文,我们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