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牛和老骡子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子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慵懒是一种自我扼杀。
【小题1】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________第二次是 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
“老家伙”指______________一再询问,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解释说明B.话题突然转换C.声音延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19 12:06: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民的勤务员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正焦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雷锋连忙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连忙赶上前去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当时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小题1】本文讲了雷锋的两个小故事,请你给它们起上名字。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
【小题2】当大嫂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时,雷锋回答:“______________。 ” 从雷锋的话语中我看到了雷锋的________精神。
【小题3】雷锋怎样帮助赶车的母子三人的,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小题4】谈谈你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蜗牛和青蛙一不小心都掉到了一口井里。
蜗牛决心爬出去,可是井壁很滑,爬三步退两步。它毫不灰心,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
青蛙看蜗牛爬得很吃力,就劝蜗牛说:“像你这样进三步退两步,到什么时候才能爬出去?别费这个劲了,听天由命吧!”蜗牛满怀信心地说:“不怕慢,就怕站。我虽然爬得很慢,但前进一步,就离井口近一步。只要坚持下去。”说完,它又不停地向上爬。
天渐渐黑了,青蛙坐在井下,先是“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后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它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黎明。它抬头望去,蜗牛已登上井台。蜗牛望着那广阔无际的蓝天和大地,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而青蛙仍旧坐在井下,只能低头叹气,或者抬起头仰望蓝天。
(1)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蜗牛进三步退两步,那是因为( );蜗牛能爬上井台,那是因为( )。
(3)在画横线字的正确解释上画“√”。
不灰心:A.长而尖的毛   B.长度单位名
C.货币单位名   D.数量极少,一点
广阔无:A.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B.时候
C.彼此之间     D.当,正逢这个时候
(4)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蜗牛爬出井台决心大的句子。
(5)你从蜗牛和青蛙的行为中,想到了什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