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速公路
这条路好宽啊!整个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中央是分隔带。分隔带的两边都有超车道和行车道。行车道的旁边还有几米宽的路面,那是行驶中的车辆紧急停车的地方。路两旁设有防护网,行人是不准进入高速公路的。
这条路好平啊!汽车行驶在公路上,人一点也不觉得颠簸。司机座位的右上方挂着一个绒布熊猫,一路上很少晃动。司机座位旁放着一杯水,一滴水也没溅出来。
这条路好长啊!它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爷爷笑着问我:“你知道这车要经过哪几座主要城市吗?”我眨眨眼睛说:“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对吗?”爷爷满意地点点头,说:“这条路全长274千米,真是串着珍珠的黄金纽带呀!”
汽车风驰电掣。车窗外,村镇、田野、树木飞快地闪过,不知不觉上海就到了。爷爷兴奋地对我说 这条路把南京和上海拉近了 原来坐汽车要十个小时 现在只要三个小时就到了 真是太方便了
(1)文章的第一、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沪宁高速公路( )、( )、( )的特点。
(2)给下面词语和解释连线。
颠簸 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纽带 路不平。
风驰电掣   指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3)找出第一到三自然段中的中心句,然后写在下面。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爷爷兴奋地对我说 这条路把南京和上海拉近了 原来坐汽车要十个小时现在只要三个小时就到了 真是太方便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25 03:49: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快乐阅读。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摩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小题1】照样子,写句子。
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一个志愿。
    之所以     ,是因为    
【小题2】短文说明了(  )。
A.从小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长大了才能有出息
B.从小要立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不断努力,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C.比尔·盖茨是一个爱看书、爱思考的人
【小题3】你的志向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的色彩

章武

我像一片云,从四季长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

在到北京之前,有人告诉我:北京是红色的海洋,从紫禁城的宫墙到孩子们嘴中的糖葫芦,全是红彤彤的。

我带着南方人一种特有的绿色的骄傲,步入了北京城。然而,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柏,高高的白杨树,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我在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随后,我漫游天坛,发现北门内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秋风一吹,蝴蝶纷纷飘落地上,待细细一看,却又都变成用黄绢裱制的小扇面,宽边上还留着一道未曾褪尽的绿镶边呢!

我登香山,探访那秋日里最后一批黄栌树的红叶。我又发现,在那残留枝头和铺满地上的红叶中,竟也有我在南方所想象不到的层次:金黄、橘红、曙红、猩红……几乎没有两片树叶是同色的,就是一片叶子,也往往是柑黄中渗透着桃红,丹红中凝结着玫瑰紫……

北京城这彩色的秋林啊,你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我攀登长城,漫游故宫。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冷峻;故宫的宫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出一种威严。它们毕竟都已成为历史。我更喜欢的是近年来拔地而起的新楼宇和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它们的色彩热烈明快、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亲近。我常常把脸紧贴在公共汽车的窗玻璃上,不断从街道两旁飞驰的楼群中寻找雪山的洁白、草原的嫩绿,沙漠的金黄和大海的蔚蓝……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北京城里无数个有色彩的音符,都能使人想起祖国的四面八方……

我是一片云,从彩色的北京又飘回绿色的东海之滨。

人们问:北京的色彩如何?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的城墙 (________)的草原
(_________)的沙漠 (________)的大海
【小题2】分别用“    ”和“﹏﹏﹏”画出短文中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各一处,说说这些句子写出了什么。
    
【小题3】从短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北京的色彩的两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两句话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写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