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了张收款单寄给妈妈,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这天,妈妈发现自己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去取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要的60芬尼报酬。正当他要把钱放进口袋里时,突然发现旁边还放着一张母亲给他的账单。
彼得欠母亲如下款项:
十年的幸福生活0芬尼;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有个爱他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他悄悄地走到母亲身边,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口袋里。
【小题1】根据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主意:
索取:
报酬:
羞愧:
【小题2】彼得和妈妈的账单有什么不同?
    
【小题3】彼得看了妈妈的账单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小题4】从文中划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题5】读完短文后,你想对彼得说些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2-28 01:1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一罐果酱
(埃德加•布莱索)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  )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  )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会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  )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    )是富有的。
1.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两处(  )里。
因为……所以……  只要……就…… 虽然……但是……   
如果……都……    不仅……而且……    即使……也……
2. 妹妹放学回家,为什么会兴冲冲地说要捐东西给穷人?

3. 妈妈想说什么?外婆为什么不让她那么说?

4. 妹妹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时的心情怎样?

5. 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启示。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
②这段文字描写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用了一系列动词:______________;其中用________一词,描写父亲步履艰难的样子。
③画“ ”的一句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_____”的一句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赶紧拭干了泪”一句的正确含义是( )。
A.为自己这么大流泪而羞愧 B.怕父亲说我不坚强
C.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   D.怕别人笑我感情脆弱
(3)这段文字进行了( )。
A.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    B.外貌、动作、语言、肖像的描写
C.外貌、动作、语言、环境的描写    D.外貌、动作、语言、场面的描写
(4)这段短文主要表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父母日夜为你操劳,你一定很受感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快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