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雷电交作的黑云在天空中隆隆地响,六月的阵雨哗啦啦地倾泻而下,潮湿的东风卷过荒原,到竹林里来吹它的风笛。
【小题1】找出这段话中拟声词。用“   ”画出。
【小题2】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用“   ”画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2-28 12:07: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水的愤怒
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小姑娘,能不能给点水?”我不停地用毛巾擦着好像永远也擦不干的汗,渴望能洗一把被汗水渍疼的脸。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转身走向苗圃后面的屋子,屋子里的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妇人,脸上带着世事洞明的安详。小姑娘轻轻对她说了些什么,老妇人点点头从腰间“哗啦”一声摸出一串钥匙一这时我才看见在屋子和苗圃之间有一眼水窖,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窖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木桶小。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我看了一眼,那水里竞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
本来我是想洗把脸凉爽一下。喝的水我们自带了许多瓶纯净水。等小姑娘转过身去继续 “滴”她的水后,我让同伴把那碗水倒出来,开始洗脸。
听到水落地的声音。老妇人和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投来愤怒的目光。老妇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喊了声:“作孽呀!”突然摔倒了。小姑娘却不去扶老妇人,只是惊叫着冲到我身边,一把抢过我同伴手中的水碗,然后竞倒在地上,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这才急切地叫着“奶奶”向老妇人跑去,慢慢把她搀扶到椅子上。
我被眼前这一切惊呆了,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良久,我们才从小姑娘口中知道,这村周围黄河大堤旁的小树苗都是那位老人家培育出来的,这水窖也是老人家挖的。前年大旱,水窖里也难以存住水了,为了让刚栽上的小树苗能够成活,老妇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不料半路上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
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不是我小气,这样热的天,我的苗圃一天才用一瓢水,你们不知道缺水的苦,这样糟蹋水,我心疼呀!”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清澈( ) 缓慢( )   停止( )
暂时( ) 生疏( )   沉淀( )
【小题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成语。
(1)事先没有商量却说出相同的话或做出相同的事。( )
(2)内容深刻含蓄,耐人寻味。( )
(3)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
【小题3】用“——”画出文中描写黄河干旱的句子。
【小题4】读下面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水窖设有坚固的木盖儿,木盖儿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2)小姑娘伸开双手用力挖起我脚下那一点被水浸湿的土,捏成一个泥团,迅速跑到苗圃旁新栽的小树边,深挖了一个坑,把湿泥团贴着树根埋下。
【小题5】说说小姑娘为什么不先扶摔倒在地的奶奶?
【小题6】说说老妇人为什么那么愤怒?从中看出了什么?

同类题3

   藤七

 很多植物都是春天开花,而藤七花却是在初冬怒放.当别的花草都凋谢的时候,藤七花反而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挂满藤上.A那一串串白色的小花,在风雪中昂着头,像是在向抽严寒挑战.藤七花不及牡丹美丽鲜艳,也比不上玫瑰妩媚,它在绿叶的衬托下,显行朴素、淡雅.你走近它的跟前,还能闻到一阵阵舒心的清香.

  到了冬至,藤七花谢了,一个个小藤七冒了出来.B它们有的像好奇的男孩伸长了小脑袋,偷偷地看着这陌生的世界;有的却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树叶背后不肯出来……

  藤七果生长的时候更加有趣。第一个果实长熟了,在它的头上就会长出第二个果实.第二个果实长大了,又会长出第三个果实.这样一个接一个地长到五六个时,就不再长了.C冬末初春的时候,藤七已经是“子孙满堂”了.

  听人说,藤七果嫩的时候,根部有一种粘手的液体,不能摘,摘了第二年就不会再长藤七果了.藤七果老了,根部没有液体了,便可以摘下来.

  那一个个灰泥色的藤七果,虽然没有令人心醉的香味,也没有使人赏心悦目的色彩,但它的作用却很大:把成熟的藤七果捶烂,敷在伤口上,可以去瘀止血,消肿镇痛;经常饮用藤七果泡制的药酒,可以舒筋活络,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病的良药.

【小题1】藤七开花的时间________,藤七开花时的样子(用文中词概括)________,花和藤七果实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3自然段是围绕着第________句话写的.
【小题3】短文按藤七开花→生长→作用的顺序分为三段,应是(   )
A.1‖2‖3-5  B.1‖2-3‖4-5  C.1‖2-3‖4-5
【小题4】文中划线的三个句子是比喻句的是________.
【小题5】认真读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藤七果的作用很大:把________藤七果捶烂,敷在伤口上,可以________,________;经常饮用藤七果泡制的药酒,可以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良药

同类题4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屋顶上的月光
有一位少年,童年时期就失去了双亲,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也只能靠辛勤地演奏来赚取生活费,家境十分贫寒,生活很是艰苦。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渴望,他准备去距家400千米的汉堡拜师学艺。
虽然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汉堡,音乐教师的收费却很昂贵,使囊中羞涩的他无力支付,剩下的钱居然不够一星期的学费。他不愿意就此放弃,跑遍了几乎所有的音乐课堂,忍受着嘲笑与讥讽,终于得到一位老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
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建议他去撒勒求学,那里才能给他真正系统的音乐训练。于是他再次踏上旅途,忍饥挨饿地走到撒勒。经过苦苦哀求,一位校长终于允许少年在音乐学校旁听。他欣喜若狂,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学习,天赋和勤奋使他很快脱颖而出。
少年渐渐不能满足于手头简单的几套练习曲,他知道哥哥保存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曲谱,回乡后便向哥哥提出了请求。为生活四处奔波的哥哥对弟弟的音乐功底并不了解,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学了几天就了不起了,还是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何况,那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哥哥板着脸离开了,他却没有因此死心。
哥哥每到晚上都要出去演奏补贴家用,这时他就偷出哥哥珍藏的曲谱,用白纸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下来。因为家里很穷,点灯都是奢侈的事情,月朗星稀的晚上,他就爬到屋顶上,在明亮温柔的月光下抄写曲谱。曲谱的美妙使人沉醉其中,被困窘折磨的灵魂此时似乎插上了翅膀,在月光下任意翱翔。
一个夜晚,哥哥疲倦地归来。临近家门,他听到一段优美而哀婉的旋律,那是弟弟最后抄的那支管风琴曲的变奏。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回旋,他不知不觉也被感染了,深为其悲。音乐如泣如诉,有身世坎坷的感叹,有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哥哥站在月光下倾听着,潸然泪下。他终于相信,弟弟的天分足以演奏好任何一个曲子。他走进屋,含着泪水轻轻地搂住了弟弟,决定从此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
少年终于一偿宿愿,美梦成真——他就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巴赫。
有人曾经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他笑着说:“是屋顶上的月光。”
“屋顶上的月光”——他将所有的挫折都包含在这一简单而美丽的句子里。这不仅意味着他灵魂深处对音乐的热爱,而且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到达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
1.结合选文解释词语。
脱颖而出: 
如泣如诉:
潸然泪下:
语重心长: 
2.选词填空。
果然 居然 显然
(1) 他囊中羞涩,剩下的钱(   )不够一星期的学费。
(2) 他博览群书,虚心求教,力争在全国竞赛夺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冠军的宝座。
(3) 一向惜钱如命的他(   )请同事到五星宾馆吃饭,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4) 在众人追问下,他支支吾吾的,(   )他在说谎。
3.读句子仿写。
“音乐如泣如诉,身世坎坷的感叹,遭遇挫折的伤悲,更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无限渴望。
有……有……更有……:
4.反复读读选文,想想是什么使巴赫最终获得了成功?
5.“有时候,照亮我们的理想并照亮我们的心灵,真的只需要那微弱的屋顶上的月光,就如同当初它照亮了巴赫的理想。使他漠视所有的困苦和劳累,而最终到达自己的音乐天堂一样”。对这段话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包括精神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常常难以估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喝酒”的“喝”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无足挂齿( ) 估计(  )
贫穷( )   推测( )
(3)在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第七自然段里写道“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这里的“非凡意义”指什么?

 
 
(5)女教师猜想这些孩子会画什么?为什么?
 
    
(6)道格拉斯画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

  
(7)这篇充满人情味儿的小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