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4-12-23 02:49: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 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小题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______”上。
【小题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小题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 __________    ”一词来概括。
【小题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颤抖(    )懊悔( ) 反义词:清晰( )消失( )
【小题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读句子,“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当时:老猎人当时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回家去问妈妈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哆唆。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问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蔽,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义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小题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如何理解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本文后,请你联系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