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钓鱼的启示》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zòng zhòng)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ī yǔ)动着。
……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我会选择文段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3.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4分)
沮丧( ) 严格( ) 抉择( ) 告诫( )
4.“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句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 )
A.这里的“鱼”是指除了鲈鱼之外的鱼,比如:鲤鱼、带鱼、金鱼等
B.这里的“鱼”是指比这条鲈鱼还要大、还要漂亮的鲈鱼
C.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
D.这里的“鱼”是指美味的鲈鱼
5.缩句。
(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2)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6.当“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想什么?
7.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
8.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9.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4-12 05:5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开心阅读。
乐于助人的守门爷爷
“陶爷爷好!”我一踏进院子就对守门爷爷打了声招呼,他也笑眯眯地对我打了声招呼。他,就是我们院子守门的老爷爷——陶爷爷。
陶爷爷已经年过六旬。他待人和善,我们院子里的小伙伴总是尊敬地叫他“陶爷爷”。
我不禁一边上楼,一边回想起来……   
记得是在一个周末,我在院子里骑自行车玩,在滑下一个坡的时候,我没注意轮下有一个小石坑,“嘭”的一声,连人带车一起摔倒在地上。“哎哟!好疼啊!”我不由得喊起来。陶爷爷闻声赶来,一边扶起正在揉腿的我,一边说:“快起来,摔疼了吧?瞧,车也摔坏了。你去树荫下歇歇,我帮你修修车。”只见陶爷爷把工具箱拿了出来,点着一卷烟,然后蹲下,仔细地瞧了瞧,拿起起子左扭扭右转转。火热的太阳在他头上照着,几颗豆大的汗珠从陶爷爷的头上淌了下来,可他顾不上擦,一个劲地帮我修车,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车终于修好了。我乐得蹦了起来:“谢谢爷爷!”“不用谢,下次一定要注意啊!”陶爷爷捶了捶背笑着说。
“哎,你这孩子,怎么还不进家门?外头凉,小心感冒!”原来是陶爷爷上楼打扫卫生了。“哦,我马上进去!”不知怎么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1. 一锤定音。(给带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ún  xǘn) 摔(dǎo dào)
(kēn   kēng)  敬(zūn zhūn)
2. 文章举了一个什么事例来体现陶爷爷乐于助人的品质?
3. “不知怎么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同类题3

课外类文阅读。

爱迪生用智慧救妈妈

在一个大雪天的下午,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病了。晚上,爸爸请来了医生。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

当时,家里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油灯照明做手术很危险,医生犹豫了。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爱迪生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 突然 他眼睛一亮 说 医生 我有办法了 说完 爱迪生把所有的油灯都端了出来 医生看了看,摇摇头说:“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呀!”

谁知爱迪生又搬来一面大镜子,把油灯放在床头上,镜子放在油灯后,这样既不挡手,光线又亮。

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高兴地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妈妈醒来了,虚弱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晚上没有太阳多不方便,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后来,爱迪生通过努力,终于发明了电灯。

【小题1】给第2自然段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
焦急地(    )   一本正经地( )
痛苦地(    ) 无可奈何地( )
【小题3】简要回答,爱迪生是怎样用智慧救了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想象这时爱迪生的妈妈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认为爱迪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你还知道爱迪生有过哪些发明?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我爱湖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大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小题1】用“‖”把短文分成三段。
【小题2】找出文中的过渡段并写下来。
【小题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生动具体地描写了雨中的湖。
【小题4】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句中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小题5】第6自然段中“礼花”指________,“礼炮”指________,“玉花”指________,“掌声”指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

大江保卫战

①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⑤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小题1】结合上下文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日夜兼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关键语句,仿照下面第①自然段的小标题,给第②④自然段、第⑤自然段分别概括小标题。
①险情危急——②④:(______)——⑤:(______)
【小题3】体会句子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写下来。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第②自然段写了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第四自然段又着重写___________,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