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也兑现了他的诺言。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使秦国统一了中国。
1.根据故事内容说一说“立木为信”的意思。
2.阅读短文回答。
(1)商鞅为什么要立木为信?
(2)开始为什么没人出手一试?
(3)结果商鞅的目的达到了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2-26 01:00: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唐僧师徒越往前走,越觉得热气扑面而来。一打听才知道离此不远有座火焰山,只有翠云山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山上的火。孙悟空大喜,驾着云来到翠云山,想凭借当年和牛魔王的交情借到扇子。

哪知,铁扇公主早就对孙悟空恨之入骨,很想杀了他。可是任凭铁扇公主怎么用剑砍孙悟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气得铁扇公主取出芭蕉扇,一下子把他扇出五万多里。后来灵吉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这回铁扇公主再也扇不动孙悟空了。

有一天,铁扇公主坐在洞中,喝了一口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原来是悟空变成小虫,飞到茶中,被铁扇公主喝了进去,吓得她赶紧把扇子借给孙悟空。没想到,悟空借来的是假芭蕉扇,火越扇越大。悟空只得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到翠云山骗出了芭蕉扇。牛魔王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就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在半路上又把芭蕉扇夺了回去。悟空追上,牛魔王现出原形和悟空战到了一处。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住牛魔王,使他无法逃脱。铁扇公主只好把芭蕉扇交给了刊、悟空。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下,让大火再也不能燃烧了才罢手。

【小题1】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小题2】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了解,请选出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恨之入骨的原因。(    )
A.铁扇公主本是红孩儿的母亲。
B.观音菩萨将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铁扇公主因此怀恨在心,想杀孙悟空。
C.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拜兄弟,后来反目。
【小题3】短文中写孙悟空几次借芭蕉扇?每次都是用什么办法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牧鹅散记

白鹅常常三三两两地在水塘中闲游,有的喜欢站在塘边洗自己洁白的羽毛。碧水映白鹅,红掌泛清波,如能入画,就是一幅安静的乡村小景。

初春孵鹅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我们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

每一个窝里,我们一般放十六个蛋。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一件怪事: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

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了,它们怎么偷蛋呢?

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老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注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外,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三字俗语。
(1)指粗心大意的人。(_________)
(2)指聪明灵活的人。(_________)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让人想起了一首唐诗,你能写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鹅事档案”指什么?鹅是怎样偷蛋的?请你用自己的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