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墙壁“冒汗”
今天早上,我刚刚起床,猛然发现我家的墙壁上湿漉漉的。走近一看,原来墙壁上沾满了一粒粒小水珠呢!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墙壁也会冒汗吗?我很奇怪,就跑去闻妈妈。妈妈告诉我说:“这叫墙壁返潮,因为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天快要下雨了。”
墙壁潮湿,天真的会下雨吗?我连忙透过窗户看看天,填空灰灰的,太阳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阳光也没有那么耀眼了。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填怎么会下雨呢?
这样的天气持续了两天,第三天,果然下雨了,我终于明白了“冒汗”,天要下雨。哈哈,墙壁也成了气象家了!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赶紧——( )   懂得——( )
刺眼——( )   好奇——( )
突然——( )   往常——( )
湿乎乎——( )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反的词语。
干燥——(_________) 凉爽——(_________)
【小题3】文中有一个词语是“ABB”的形式,这个词语是( ),我还能写出两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 )。
【小题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墙壁“冒汗”是指( ),看到墙壁“冒汗”就知道( ),“我”家的墙壁成了( )。
【小题5】在文中找出表明“我不太相信天会下雨”的原因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小题6】你还知道看到那些现象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4 11:2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例文引路。
材料一:蜜蜂靠什么发声
蜜蜂是一种十分活跃的小昆虫。无论是鲜花丛中,还是林中草地,到处都有它们那黄黑相间的身影,伴随着“嗡嗡嗡嗡”的声音。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在学校,我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没有发声器官,但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从而会产生嗡嗡的声音。后来,妈妈为我买了《十万个为什么》,从这本书里我也发现了类似的说法。权威专家都认为: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由此看来,蜜蜂之所以能发出声音,完全是由于它那对透明的小翅膀。但我认为,蜜蜂就像所有有发声器官的动物一样,它也拥有自己的发声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难道书上的说法就没有错误的时候?我因此对教材、科普读物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并开始进行实验和研究。我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能听到蜜蜂的叫声;剪去蜜蜂的双翅,也能听到蜜蜂的叫声。我用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实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为了探究蜜蜂的发声器官,我干脆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我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个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如果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我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因此,我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小题1】作者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权威专家都认为蜜蜂是______________而发声的,而“我”却认为蜜蜂也拥有自己的____________。
【小题3】“我”用胶水粘住蜜蜂的翅膀或剪去蜜蜂的双翅,结果蜜蜂____________,这说明了蜜蜂发声________靠翅膀振动。
【小题4】作者经过仔细观察,反复验证,发现蜜蜂的发声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用“____”分别画出2、3、4自然段中的过渡句。

同类题2

轻松加油站
少年***
韶山流传着***(shào shǎo)小时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的许多动人故事。
***八岁进私塾馆。私塾中午不放学,学生得自带午饭。但是家境贫困的同学,连早餐都半饱半饥,哪里吃得上中饭?***不忍心,常分些饭菜给穷苦同学吃,有时干脆全让出去,自己却忍着饥饿,到傍晚才得一顿饱餐。一次母亲惊奇地发现孩子吃饭狼吞虎咽,食量倍增,生怕弄出了什么病来。儿子悄悄地把事情的底细告诉了母亲,母亲用慈爱的目光肯定了孩子的举动,并从此给孩子的中餐格外多带些,以分些给穷孩子吃。
有一年天寒地冻,冰冻近月。***在上学路上遇到一个衣着破烂单(bó báo),冻得发抖的同学。他默默为穷同学叹气,想了想后,毅然把自己身上一件半新夹袄脱下来,披在那个同学身上。这事直到第二年春,母亲翻晒冬衣时,发现少了儿子的夹袄,怕自己忘了洗刷收捡去询问儿子时,***才告诉母亲:“送给人家了。”
第一站
我能用“√”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第二站积累词语。
(1)把文中的成语积累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写出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例:天寒地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站 我能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站   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说一说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少年时代的哪两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在森林里
森林里经常活动着一些有经验、有办法的人。他们能够辨别各种树木的特性。什么树会长什么茵,什么树的汁液可以解渴,什么树的果实可以充饥,他们全都知道。
东北林区的老猎人敢于带着极简单的工具进入森林,( )不愁挨饿,( )不怕碰到猛兽。大森林就像一座他们可以随时伸手取物的仓库似的。有人告诉我,在张家界林区,有一次,当几名旅行者因食物供应不上而挨(āi  ái)饿的时候,他们碰上一个森林老人。老人问清情况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即他返身走进森林里,才一会儿工夫,就捧着一竹篮花花绿绿的鸟蛋出来了。当旅游者面有难(nán  nàn)色,表示吃不惯生鸟蛋的时候,老人笑嘻嘻地连声说:“有办法!有办法!”说完他再次走入森林里,不一会儿,捧着煮熟的热腾腾的鸟蛋出来了。原来森林里什么地方有鸟蛋,什么地方有滚烫的温泉,他全知道。
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正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内容太丰富多彩了。
1.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摘录与积累。
(1)用“______”画出文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和短语。
(2)再写出几个表示时间短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6.发挥想象,把老人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拓展阅读。
麻 雀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闻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摔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小题1】用恰当的词语替换标下划线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①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______)
②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______)
【小题2】用“________”画出描写小麻雀幼小的句子。
【小题3】读短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再填空。
①这里把老麻雀比作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说明了老麻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望地尖叫”是因为老麻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种力量指的是________。
【小题5】本文中的老麻雀和课文中的麻雀妈妈为什么都如此勇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