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文中说:“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对此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喜欢听战斗故事。
B 作者狄斯尼是美国人,所以对美国伞兵的遭遇特别关注。
C “我”被两位主角惊险离奇的遭遇打动了。
D “我”被法国女人和美国伞兵的勇气深深地震撼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16 05:3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地  震

地震是地壳的震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震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大地震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 ”—地核;中间是“ ”—地幔;外层是“ ”—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 ,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的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小题1】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充在文中第2自然段前三个横线上。
蛋清 蛋黄 蛋壳
【小题2】请将“错位”、“变形”、“断裂”三个词恰当地填充在第2自然段后三个横线上里。
【小题3】请你根据第3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说说什么叫“震级”。
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雅安大地震,使许多同胞失去了生命,国人无不为之哀痛。请你试着把下面的挽联补充完整。
九州山河凝血泪,________。

同类题4

课内阅读。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小题1】写出本段文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小题2】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中“他”和“孩子”指的是
【小题3】上文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   )。
A.场面描写 肖像描写
B.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小题4】文中加点的“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调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小题5】比较下面两哪种说法哪个好,为什么?
我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小题6】“哦,我才醒了。”和“我才睡熟了。”两个“才”饱含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