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钱畅是(幸福 幸运)的,几经辗转,这样的骨髓终于找到了,就在一位台湾青年的身上。
1999年9月21日,一场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台湾大地仍在余震的摇晃中。慈济医院的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台湾青年,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把他的骨髓抽出来。
余震不断,这个青年(居然依然)神清气定。他在这场灾难中没有受伤。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无事,没有人能够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名叫钱畅的青年,正怀着十万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慢慢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也许,此时此刻,大家都应该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护 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识都教人们这样做。但是,李博士庄严地站着,青年人静静地躺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经过十几个小时奔波,李博士带着骨髓,赶往杭州,连夜为钱畅做了移植手术。钱畅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写词。
(1)神志清爽,心情安静。  ( )
(2)像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 )
(3)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
3.钱畅得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一句___________。
请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10-17 10:29: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___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词。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瞬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认定那天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狙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哪些句子表现出老夫妇俩的处境非常糟糕?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参谋的提醒?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衬托老夫妇俩所处的环境很糟糕。
B.表现出参谋的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C.表现了艾森豪威尔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从侧面反衬出艾森豪威尔的善良和对老夫妇的关爱。
4.理解“雪中送炭”。
短文中的“雪中送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品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故乡的芦苇
①生我养我的故乡啊,你给我留下了多少梦幻般的记忆,尤其不能让我忘怀的,是那故乡的芦苇  
每年,当春风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待地从还未tuì(  )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③一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碧青青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A ,B    。   
④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叶。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罗!开船罗!”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之花,顺流而去……   
⑤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⑥啊,故乡的芦苇!因为你给过我不少童年的欢乐,所以我一直对你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之感。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jìn(  )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中。
【小题1】给文中拼音处填上汉字。
迫不jí(  )待  (2)tuì(  )尽  (3)沉jìn(  )
【小题2】第②段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方法?举例分析这种修辞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第③段空白处写出恰当的句子,使之与“快乐地奔跑着”构成排比句。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记述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结尾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将这篇文章的题目改为“童年的欢乐”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他在北平读的小学和中学,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3--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这篇文章,可分成四大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稼先一生的主要工作及其贡献是什么?他的贡献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邓稼先一生工作的评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小木屋。
一天,指挥部想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前线部队来电话报告:三团一营的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从炮火炸塌的房子里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岁,叫美穗子,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她们的父母在战火中相继身亡。聂荣臻接到电话立即回答:“命令参战部队立即派人将孩子送到指挥部。”放下电话,聂荣臻心潮难平。他想:孩子是无辜的。应该让所有的人明白,日军虽然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但我们决不伤害日本的儿童。
半天工夫,两个日本小女孩分坐在箩筐里,由战士挑着护送到了指挥部。聂荣臻慈爱地抚摩着这两个无辜的孩子。他抱起那个婴儿,用脸轻轻地试了试她的温度,找乳娘给她喂奶。他又牵起那个五六岁孩子的小手,亲自给她削水果,还叫炊事员专门煮了稀饭,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
战争时期的生活不允许一个司令员身边养着孩子。聂荣臻考虑再三,最后决定由老乡把她们护送到石家庄交给日方。
(1)本文叙述的故事发生在  时期,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
(2)想一想,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聂荣臻为什么要救两个日本小姑娘?体现了聂荣臻怎样的精神?
   
   
   
   
(3)聂荣臻对两个日本小姑娘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这通过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试着找出来。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