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快乐阅读。
一叶障(zhàng)目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liáo)倒。
他读了《淮(huái)南子》,得知螳(táng)螂(láng)捕蝉(chán)时掩蔽(bì)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不料一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干脆将落叶全部扫起,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zhē)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kān),很不耐烦,便哄他说:“看不见了。”
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chuāi)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取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lì)当场抓住,扭送县衙(yá)。
(1)你能读准下列多音字吗?

(2)查字典,“堪”字应先查   部,再查   
画。“堪”字有两个解释:①可以,能够。②能忍受,能支持。“疲倦不堪”中的“堪”字应取第   种解释。
(3)想一想,“一叶障目”是什么意思?

(4)“一叶障目”还有后半句,你知道吗?请把它写下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2-11 10:49: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开心阅读。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  zhèng)。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打“√”.
(3)用“___________”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给文章第6自然段加上标点。
(5)“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飞翔的信念
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山坡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很快(消失、绝迹)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飞往哪里?”“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嫉妒)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而且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的。”
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瞟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他试了两次,也没有飞起来,但他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飞不起来是因为年纪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记了父亲的话,并一直不断努力,等他们长大后(果然、居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有人说,一个人能飞多高和多远在于他能够想多远和多深。是啊,信念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人飞向梦想的天空。
【小题1】辨字组词。
睛(  )  温(  )  慕(  )  寒(  )
晴(  )  湿(  )  幕(  )  塞(  )
【小题2】文中括号里用“\”划去使用不正确的词。
【小题3】你从“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而且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里读到了哪些信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小题4】照例子填空。
例:(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    )发明了(    );(   )发明了(    )
【小题5】 “一个人能飞多高和多远在于他能够想多远和多深。”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

同类题3

快乐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沮丧。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   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花时间多读。只要是报纸、杂志、小说,也无论是短篇、中篇、长篇,她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样学习,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读一边记。同时,她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小题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词。
【小题2】用“________”画出具体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小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标下划线的字。
①费:________   ②光:________
【小题4】根据徐特立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快乐阅读。
种牛痘的来历
18世纪的英国,有位乡村医生叫爱德华·琴纳。那年,他的家乡突然流行起“天花”来。“天花”是一种可怕的瘟疫,一旦染上这种病,即使侥幸保住性命,脸上也将永远留下难看的疤痕。琴纳为医治病人,整天忙碌着。他常常想:有没有办法预防天花病呢?
一天,一位牧场女工的丈夫帕金斯得了天花病,琴纳医生赶去诊治。只见帕金斯身上的脓包已经溃烂了。琴纳让帕金斯太太立即去找个得过天花的人来护理他,因为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这种病。但是,帕金斯太太带来了一位没有得过天花的名叫安娜的挤奶女工,她脸蛋光滑,没有疤痕。
在安娜的护理下,帕金斯总算死里逃生,但却留下了一脸麻子。而安娜安然无恙,没有染上天花。这真是一个奇迹!琴纳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原因。
这天,琴纳来到一个大牧场里。他访问了每一个挤奶工,发现他们中间竞没有一个人得过天花。他又钻进牛栏里仔细观察,终于弄明白:原来大部分奶牛都生过天花,但病很轻,只是皮肤上出现几个小脓包。挤奶女工接触到牛,就会染上牛痘,手指上长出小脓包,同时身体会感到有点不舒服。几天以后,一切又恢复正常,从此就再也不会患天花病了。琴纳深受启发,决心试一试“接种牛痘”的办法。
1796年,他在一个名叫菲普斯的男孩身上种牛痘获得了成功。从此,人们再也不怕天花了。
【小题1】联系上下文完成练习。
这真是一个奇迹!
①“这”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这真是一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为什么挤奶工中没有一个人得过天花?在文中找到答案,用“________”画出来。
【小题3】琴纳医生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病是偶然的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