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小题1】解释词语:
但使:______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2-23 08:5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
【小题1】把古诗补充完整。
【小题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填序号)
A.宋
B.唐
C.王安石
D.王之涣
同类题2
按《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唐宋八大家:唐代_______、_______和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2.《浪淘沙》作者是
唐
代诗人__,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春》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趣盎然的__________图,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_______ 的情感。
4.《江南春》中“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讽刺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
5.“______,______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再写一句这样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 。诗中运用了________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书湖阴先生壁》中通过对景致的描写,烘托了庭院主人的
勤劳和高雅
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题1】理解词语意思。
生:
遥看:
飞流:
疑:
【小题2】“三千尺”形容______,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小题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香庐”指一座山峰的名字。( )
(2)“九天”指九个日夜。( )
(3)李白是站在瀑布前面观察的。( )
(4)庐山是我国的名山,位于江西省。( )
【小题4】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把
比作
,表现了
。
【小题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李贺在《马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通过对石头不畏“____”和“___”,即使“____”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名句是:_____________。
3.《竹石》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傲风骨。
同类题5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出塞》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王安石。(
______
)
2.《示儿》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的,相当于遗嘱。(
______
)
3.《出塞》和《示儿》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______
)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诗词曲鉴赏
体裁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