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我是一株小草,
我向大自然的________很少很少;
只要给我一点点________,
我就生活得________。
不要指责我________,
在风雨面前会随着飘摇;
我那密集的根会紧紧地抓住泥土,
大伙儿拉起手会击退洪水的咆哮。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
说我缺少远大的目标;
有了我,沙尘不再到处乱跑,
沙丘被我锁住了手脚。
不要指责我太弱太小,
大自然有我的许多同胞;
大伙儿挨挨挤挤相互拥抱,
把祖国的山河打扮得更俏更娇。
1.把诗歌内容补充完整。
2.从“我那密集的根会紧紧地抓住泥土”可看出小草的作用是:
3.“大自然有我的许多同胞”中的“许多同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小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28 03:4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冲浪。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一班里,他的成绩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消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总会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里最醒目的净土。
有一次,老师出了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老师却没有笑,她轻拍阿瓜的脑袋说:“是的,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都会骑摩托车到学校来接他回家。一个雨天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个同学在雨中行走,便央求妈妈顺道送同学回家,可是车子后座装了个铁篮子,不能再多一个人。
回家后,妈妈忙在厨房里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在拆掉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
1.理解句子,按要求填空
妈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1)妈妈是看到(    ) 这一情况才叹气并流泪的。
(2)“妈妈叹气”的原因是(    ) ,“眼里却涌出泪花”写出了妈妈 (    )的心情。
2.这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是什么?( )
A表现老师和妈妈对阿瓜十分关爱;
B表现阿瓜虽笨但很爱劳动;
C表现弱智的阿瓜是个心地纯真、善良、富有爱心的孩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下午两点钟,登山活动开始了。我来到山脚下,向上张望,只见玉峰山像一个高大的巨人,好像在说:“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我想:我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迅速向上走去,只见青青的草晃动着叶子在向我们招手,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里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小朋友,快往上爬吧!”

没多少时间,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柑橘林。柑橘已经成熟了,有的就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后面;有的像一群小孩在捉迷藏;有的像一个个小胖子正望着我们傻笑。柑橘树上,果实累累压弯了树枝,如果躺在地上,一张口便会咬到。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山顶上,大家热烈地欢呼着:“到了!到了!”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下俯视,真是一片美景,一条柏油公路穿过全城;一条大沟把城分成两半。在山脚,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那寺庙和参天古树,这会儿看来像点缀盆的工艺品。

【小题1】在短文中找出跟“看”的意思相近的字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短文中的“目的地”是指(    )
A. 玉峰山     B. 玉峰山山顶 C. 柑橘园
【小题3】“你们这些小不点儿,难道想征服我?”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你们年纪小,害怕难走的山路。
B. 你们年纪这么小,别想爬上山顶。
C. 你们年纪虽小,要爬到山顶并不难。
【小题4】“千里长江如一条玉带似的向东飘去。”这句话属于(    )
A. 拟人句     B. 比喻句     C. 夸张句
【小题5】把短文中表示地点变换的词句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灯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九月登高吃花糕。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一个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的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  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一到灯节,哪里铺子多,哪里的花灯就更热闹。 

60年代初的一次春节,厂甸又开市了。而且正月十五,北海还举行了花灯晚会。当时我一边儿逛灯一边儿就想:是呀,过去那些乌七八糟的要去掉,可像这样季节性的游乐恢复起来, 岂不大可丰富一下市民的生活?

【小题1】文中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
【小题3】文中第二自然段简要介绍了中国一些传统节日,读一读,填空。 
五月,节日名为(__________),七月,节日名为(_______),八月,节日名为(______),九月,节日名为(_______)。
【小题4】作者介绍中国人过春节的情况,为什么要先写西方人如何过圣诞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默写两句描写我国某一传统节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